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是中国城市迅猛发展的主要劳动力之一。由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农村青壮年仍在大量向城市流动。一方面,农民工进城务工为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被迫与父母分隔两地的农村留守少年已成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农村留守少年问题发人深思,亟待解决。农村留守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成长关键时期却缺乏必要的关心与呵护,与非留守同龄群体相比,容易产生认知、价值上的偏差与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走上犯罪道路。根据全国妇联2013年最新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妇联课题组2013),我国农村留守子女的数量已达6102.55万,总体规模继续扩大,这一特殊的群体在城市化的浪潮下陷入了生存困境和心理困境,正常社会化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其中的一部分人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这一现象的出现与进一步扩大令人担忧,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研究留守少年犯罪问题,探析其犯罪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动因,对于从深层次认识、预防和减少农村留守少年犯罪,为农村留守少年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策意义。同时,从社会学层面对农村留守少年的犯罪现象进行解释,提出预防和减少农村留守少年犯罪发生的对策,对于弥补法律在社会转型加剧时期凸显的法律控制层面的漏洞,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制建设意义深远。本文在象征性交互作用的理论视角下研究农村留守少年群体的犯罪现象。笔者以留守少年真实的生存状况为依据,全面分析了导致该群体实施犯罪行为的原因。分析认为,农村留守少年社会化环境的缺陷造成了其感到被遗弃、不受关注等偏执的价值观和心理机制。为此,部分人选择了与主流社会期望相悖的行动策略,即通过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来证明自己的个人能力和自我存在感,通过在犯罪中施加对他人的影响来反击个人现实层面中面临的社会地位低下、情感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持久无奈的生存困境与自卑心理。而农村留守少年外部支持的欠缺,加剧了他们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在此篇论文中,通过对某县的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的全面、深入解读,验证了笔者关于留守少年犯罪成因的理论分析。增加了此篇论文的说服力。基于此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社会支持层面出发,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强化全社会的救助力量;同时政府应不断完善现有司法体系,尝试将专业的社会工作引入农村社区;运用各项举措共同预防农村留守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