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乳酸杆菌在阴道炎治疗中对恢复阴道微生态环境的作用方法选取细菌性阴道病62例,滴虫性阴道炎6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68例。各病种按治疗方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抗菌药物及乳酸杆菌序贯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用抗菌药物治疗。分别于不同时期取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做阴道微生态环境的评价:第1次:每例患者治疗前取阴道分泌物;第2次:研究组停用阴道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后第三天取阴道分泌物;对照组停用抗菌药治疗后第三天取阴道分泌物;第3次:每例患者随访观察三个月,第三个月月经干净后第三天取阴道分泌物。分别比较两组阴道pH值、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乳酸杆菌的数量及复发率。结果细菌性阴道病组在治疗前阴道pH≤4.5的比例为0%,用药后及随访观察3月后研究组阴道pH≤4.5的比例分别为54.8%,51.6%,对照组分别为22.6%,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阴道菌群密集度主要集中在3级和4级,研究组用药后及随访观察3月后阴道菌群密集度集中在2级的比例分别为58.1%,61.3%,对照组分别为35.5%,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阴道菌群多样性主要集中在2级和3级,研究组用药后及随访观察3月后阴道菌群多样性主要集中在1级的比例分别为90%,54.8%,对照组分别为45.2%,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滴虫性阴道炎组在治疗前阴道pH≤4.5的比例为0%,用药后及随访观察3月后研究组阴道pH≤4.5的比例分别为70%,66.7%,对照组分别为40%,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阴道菌群密集度主要集中在3级和4级,研究组用药后及随访观察3月后阴道菌群密集度集中在2级的比例分别为56.7%,50.0%,对照组分别为30.0%,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阴道菌群多样性主要集中在2级和3级,研究组用药后及随访观察3月后阴道菌群多样性主要集中在1级的比例分别73.3%,66.7%,对照组分别为46.7%,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用药后及随访观察3月后阴道pH值及阴道菌群密集度及多样性均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乳酸杆菌>++的比例为74.8%,对照组为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观察3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为4.2%,而对照组为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阴道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后,乳杆菌可以在阴道内定植,有助于尽快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应用乳酸杆菌有助于提高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质量,有助于降低疾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