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的中泰商务交流中的汉英翻译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务活动日益增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使中国与泰国等东盟国家的商贸往来更为频繁。英语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商务交流中常作为国际通用语使用,汉英翻译是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进行商务沟通的重要桥梁。近年来商务交流中的翻译研究引起相关研究学者的关注,也已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具体聚焦在国别之间的商务翻译研究尚属较新的研究领域。   本文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为理论基础。目的论把翻译视为有目的的活动,强调译者应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本文正是从这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促进中国与泰国之间有效的商务沟通。   本文属于定性研究,语料全部来自中泰商务交流的相关英语翻译资料。基于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在目的论视角下进行中泰商务交流中的汉英翻译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翻译活动离不开文化,同样,商务翻译也与文化紧密相关。我们要搞好中泰商务交流中的翻译就必须了解彼此的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2)商务翻译区别于文学翻译和其他翻译类型在于其明确的商业目的,这种目的决定了商务翻译的过程和方法。目的论可以用来指导商务翻译,因为该理论把翻译视为有明显目的的活动。“目的决定手段”是目的论的核心。在这个原则下,本文探讨了几种翻译方法。在中泰商务交流中,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可以灵活使用合适的翻译方法。(3)本课题属于实用英语翻译研究。随着我国不断加强与泰国等东盟国家的商务交流,此类翻译活动会逐步增多。因此,我们应加强此类实用翻译研究。   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是引言,主要陈述此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文的结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概述。第三章着重阐述了目的论的要旨和基本理论。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文最重要的两个部分。第四章探讨了中泰商务交流,而第五章以中泰商务活动中的21个具体且真实的语篇为语料,认真地剖析商务英语翻译的目的和翻译方法。第六章为全文的总结,既概述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又指出不足之处,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建议。
其他文献
在美国华裔女作家中,谭恩美(Amy Tan)毋庸置疑地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1989年《喜福会》的出版,使谭恩美一夜之间成为美国文坛明星。这部小说曾跃居美国畅销书榜首达9个月之
及物性系统是一个语义系统,它将经验经由语法进行范畴化,把人们在现实领域中的所见所闻和所作所为划分为不同过程,并指明与各个过程相关的参与者和环境因素。及物性系统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