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以上海档案馆藏近代松江土地文书为核心实证材料,考察分析近代松江西部农村的土地租佃制度变迁,并探讨分析近代松江西部农村土地租佃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则探讨分析近代松江西部农村土地租佃制度变迁的性质特征。本文研究对上海档案馆藏近代松江土地文书中的土地买卖契约、土地租佃契约、收租簿册和土地租佃经营账簿进行了整理考订和数据统计,进而对1860年代初至1940年代末,即江南太平天国战争后至新中国建立之前,松江“马崇一堂”、松江“马三畏堂”和松江“典于记”的土地买卖交易状况和土地租佃经营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通过考察分析近代松江“马崇一堂”、松江“马三畏堂”和松江“典于记”的土地买卖交易状况和土地租佃经营状况,本文研究认为:1860年代初至1940年代末,即晚清江南太平天国战争后至新中国建立之前,松江西部农村的土地买卖、土地租佃、地租征收和土地租佃经营收益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研究探讨分析了近代松江西部农村土地租佃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认为:江南的土地产权制度、地主城居化、市镇商品经济等社会经济和晚清咸同之际江南太平天国战争、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等社会政治因素,对松江西部农村的土地买卖、土地租佃、地租征收和土地租佃经营收益等方面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最后,本文研究进一步探讨分析了近代松江西部农村土地租佃制度变迁的性质特征。本文研究认为:近代松江西部农村的土地租佃制度变迁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类型,一是由江南社会经济演变而引发的变化,二是近代国家政治变动尤其是战争冲击引发的变化。前者的变化是长期而缓慢的内在演变,且具有不可逆的特征;后者的变化是短期而剧烈的外在演变,且具有可逆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