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千年典型时段中国气候的模拟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b9912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千年是衔接气象观测数据与地质记录的重要时段。对过去千年气候进行模拟有助于区分自然和人为强迫的气候效应,认识当今气候的变化规律,并为预测未来气候提供参考。大量研究表明,在当代暖期之前,过去千年中存在中世纪气候异常期和小冰期两个典型时段。针对过去千年中国气候,以往研究的重点在于气候变量随时间的演变规律,鲜有研究关注这两个典型时段的气候特征。此外,在研究过去千年气候变化成因时,对火山爆发和太阳活动等外强迫的气候效应讨论较多,但是对气候系统内部变率作用的关注较少。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采用国际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第三阶段(PMIP3)的多模式试验数据,系统分析了过去千年典型时段中国的气候特征以及不同外强迫和内部变率对典型时段中国气候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揭示了小冰期中国气候变化的特征和原因。在过去千年(850~1850年),中国平均温度呈下降趋势。相对于过去千年的平均态,小冰期中国平均温度下降0.07℃。除春季外,其他季节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小冰期中国温度降低主要是由于频繁的火山喷发和土地利用增多,而轨道参数的变化调节了季节尺度的温度变化。在小冰期,中国年均和夏秋季降水均减少,冬春季降水略有增加,上述变化与海陆热力差异变化导致的大气环流变化有关。与重建结果相比,模式可以合理地再现小冰期的冷干气候,尽管在一些方面二者仍有差异。
  (2)阐明了过去千年典型时段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关系的变化及机制。根据从9个PMIP3模式优选出的HadCM3的模拟,发现PDO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随气候背景的不同而变化。在观测时段,PDO正相位对应华南和华北降水偏少,江淮流域偏多。然而,在中世纪气候异常期,中国东部降水从南到北呈现“正-负-正”的三极型分布;在小冰期,中国东部降水普遍偏少。上述降水变化特征与局地环流变化密切相关。在中世纪气候异常期,PDO正负相位合成相减后,东亚上空出现太平洋-日本型环流分布,同时西风急流增强南移,导致三极型的降水异常。小冰期期间,在对流层中低层,南海到菲律宾海存在气旋性异常;在对流层高层,东亚上空出现两个异常高空低槽,它们共同造成了中国东部降水的负异常。低纬海洋表面温度和印度降水的热力效应以及上游波列的传播是造成这两个时期局地环流发生异常的主要原因。
  (3)揭示了过去千年典型时段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关系的变化及主要物理过程。基于6个优选出的模式,研究发现AMO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并不稳定。在中世纪气候异常期,AMO正相位对应的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偏多,这与观测时段的特征一致。在小冰期,AMO正相位对应的中国东部降水整体偏少,特别是长江流域。对水汽收支方程的诊断表明,这两个时期与AMO相关的降水变化不一致与环流引起的水汽辐合作用有关。在中世纪气候异常期,AMO正负相位相减后,中国东部上空出现了低层气旋性异常、高层反气旋性异常的组合,这有利于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进而导致降水增加。在小冰期,以中国东北为中心的异常反气旋减弱了东部上空的高层西风急流,促进了高空辐合和下沉运动,从而降水减少。在这两个时期,AMO引发的遥相关波列传播路径不同,决定了东亚地区水汽辐合特征的差异。
其他文献
中层大气与对流层密不可分,存在辐射-化学-动力的耦合,并在天气、季节、年际、年代际尺度上存在相互作用,大气模式和耦合模式中引入平流层过程,可以显著改进对流层业务预报和季节性预测的能力,减小气候模式评估和气候预估的不确定性。改进和发展平流层模式,利用可以分辨平流层的大气模式研究平流层的动力环流和变率以及平流层-对流层的耦合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模式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垂直层数和高度的提高,使模式
学位
雷达资料同化对于改进数值模式的初始场、提高中小尺度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有重要作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集合四维变分同化方法(NLS-4DVar)是一种结合了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和四维变分同化(4DVar)优势的混合同化方法。引入多重网格策略的MG-NLS4DVar方法不仅可以避免使用伴随模式,而且可以从大尺度到小尺度依次修正误差得到精度更高的分析场。本文将高效的MG-NLS4DVar方法应用于雷达
水汽是天气和气候变化研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可以提供时间序列长和空间覆盖率高的格点化大气湿度资料,被广泛用于气候变化研究中。但由于水汽的时空变化大,并且天气和气候模式中基于稀疏化处理的数据同化吸收的水汽观测信息非常有限,因此再分析水汽资料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有必要对其进行检验评估。随着气象卫星遥感手段的发展和完善,卫星遥测水汽已成为全球大气水汽观测数据的主要来源。本文利用
学位
孟加拉湾夏季风是亚洲夏季风中爆发最早的一支季风,平均爆发时间为四月底五月初。深入认识孟加拉湾夏季风爆发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有助于提高夏季风预测水平,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近期对于孟加拉湾夏季风爆发过程的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调节南亚区域海陆气相互作用导致季风爆发涡旋生成、与西太暖池上空对流激发的南亚高压西伸在孟加拉湾东部辐散抽吸、上下耦合导致季风爆发性涡旋发展和孟加拉湾夏季风爆发。年际尺度上,热带印
黑潮在向北运动的过程中,途经吕宋海峡时发生偏转,携带太平洋水进入南海,对南海内的热盐收支、环流、涡旋活动及气候变化等均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观测资料、理想模式和高分辨率海洋环流模式分析了吕宋海峡东侧不同极性涡旋对不同入侵路径的作用,不同强度涡旋对流套路径的影响,及中尺度涡在黑潮入侵年际变率中的作用,具体结果如下:  1、首先在观测资料中证明,相比于跨越型和泄漏型两类路径,中尺度涡更容易对流套型路径
学位
中南半岛地区是印度季风和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的过渡区,它的季风降水与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关系密切,影响着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相比于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的研究,目前关于中南半岛气候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之前研究多是针对境内某个国家或某些区域的降水变化的研究。整个中南半岛的气候特征和年际变化以及影响其变化的因子、过程还需要更系统和详细的分析。本文利用GPCC降水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Ha
学位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中亚地区极端高温事件趋频,造成日益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中亚地区温度气候变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平均温度,缺少对极端温度的研究。本文基于均一化的站点观测资料,揭示了中亚地区近百年热浪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该地区热浪发生的物理机制;进而开展了热浪变化归因、热浪对劳动生产力的影响评估及其未来情景预估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弥补了中亚地区热浪研究的空缺,为该地区气候适应,制定防灾减灾政策,提供了新的认
学位
东亚夏季风系统作为海-陆-气紧密耦合的气候系统,其西部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东部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在东亚夏季风的建立和维持过程中,高原的抬升加热对东亚夏季风格局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往关于高原热力作用对东亚夏季风年际变率的影响主要关注陆气相互作用过程,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海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本论文利用多源再分析资料,线性斜压模式以及CESM气候系统模式的数值模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强度、频率、空间范围和持续时间的变化越来越显著,由此引发了连续不断的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不同区域的极端气候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不同,一般将响应最剧烈的区域称为极端气候变化的热点。热点的识别及其时空演变特征是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重点。极端气候要素包括极端降水、极端温度和极端风。系统研究极
登陆热带气旋强降水形成机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进展,但距离实际需求仍存在很大差距,进一步深入研究热带气旋登陆期间降水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威马逊”(1409)为典型个例,利用FLEXPART(the Flexible Particle Model)模式及相关的水汽源区贡献定量分析方法,以及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了“威马逊”登陆期间强降水的水汽来源及源区定量贡献,强降水的宏、微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