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化石燃料的减少,全球掀起了对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转换技术的研究热潮。在燃料电池和锌空气电池领域中,正极催化剂材料的催化活性、寿命以及成本成为了限制储能装置发展的瓶颈。通常电池正极采用的主要是贵金属铂基催化剂,但高昂的价格、易中毒、循环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大面积商业应用。因此,研究开发成本低、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较高的催化剂以取代贵金属催化剂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以富含缺陷和含氧官能团且易于锚定和负载金属纳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化石燃料的减少,全球掀起了对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转换技术的研究热潮。在燃料电池和锌空气电池领域中,正极催化剂材料的催化活性、寿命以及成本成为了限制储能装置发展的瓶颈。通常电池正极采用的主要是贵金属铂基催化剂,但高昂的价格、易中毒、循环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大面积商业应用。因此,研究开发成本低、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较高的催化剂以取代贵金属催化剂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以富含缺陷和含氧官能团且易于锚定和负载金属纳米颗粒的石墨烯为基体,并在高温氨气环境中进行氮掺杂,制备了具有优异氧还原催化活性的材料。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本论文采用同步热解法,围绕不同金属盐类化合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展开金属源选择研究,制备了系列氮掺杂石墨烯负载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样品,讨论了不同过渡金属Fe、Co、Ni化合物对材料形貌和结构的影响。较于金属氯化物,二茂铁(Fc)和二茂钴作为前驱体易于得到分散更均匀、尺度更小的纳米颗粒,所制备材料活性位点密度更高,在高温氨气氛围中热分解后吡啶氮含量达到38%。材料中金属元素以氧化物、碳化物等多种形式存在,其中Fc的半波电位为0.778 V,转移电子数为3.45,催化性能优于以金属氯化物为前驱体的样品。然后,以二乙酰基二茂铁为前驱体金属源,氧化石墨烯为基体,在氨气和氩气氛围中进行了同步热解实验,制备了一系列铁基@氮掺杂石墨烯材料(FexN@NG),并讨论了热分解温度和前驱体使用比例对催化剂氮掺杂、孔结构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为700℃,过渡金属和氧化石墨烯质量比例为1:5时,样品Ac Fc@GO5的吡啶氮和Fe-N含量相对较高,其中具有核壳结构的金属纳米颗粒负载于还原氧化石墨烯上表现出较高的单位催化活性,在分级孔结构共同作用下具备最优的氧还原催化性能。最后,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对得到的最优温度和比例样品进行处理,探索了氧气氛围中处理时间和处理功率对于材料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理时间为10 s,处理功率为100 W时,能够得到最优的催化性能,半波电位为0.842 V,P100W-O2的Tafel斜率为87.68 m V/dec,略低于20%Pt/C的86.72 m V/dec。另外对处理气氛展开了拓展研究,采用Ar和NH3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30 s时,材料氧缺陷或Fe-N含量较高,具有比原样更高的半波电位和电流密度。
其他文献
元素碳(EC)是大气细颗粒物的重要化学组成,可对气候、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为深入研究四川盆地城市地区大气中的含EC颗粒,本研究以四川省省会——成都市为研究对象,使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及多种在线设备对成都市三个冬季(2016-2017年、2018-2019年和2019-2020年)和2017年春季大气中的细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及气象要素等进行了连续观测,重点对冬季含EC颗粒进行了
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的飞速发展,传统牵引供电系统中的机车过分相问题和以负序为主的电能质量问题与铁路安全、高效运行的矛盾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一问题,同相供电技术应运而生。在我国中西部地区铁路长大坡道区段大量的列车再生制动能量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且铁路穿越地区光照资源丰富但沿线光伏利用率低,将光伏发电系统以及混合储能系统接入同相供电潮流控制器直流环节来吸收再生制动能量并削减牵引负荷,可以进一步降低牵引供电系
轴箱轴承作为动车组走行部中的核心旋转件之一,其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动车组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高速重载工况下,由于轴箱轴承长期受到复杂而强烈的轮轨激扰影响,其滚动体和内外圈容易发生故障。振动信号对轴承故障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受到振动传递路径和轴箱自身结构的影响,轴箱表面不同位置测点对轴承故障的感知能力具有差异。此外,复杂的轮轨激扰会对故障引起的脉冲响应产生较大影响,增大轴承的故障诊断难度。针对以上问
随着能源变革的深入,绿色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与装机容量日益上升,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先头军风电并网量的提升给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方面带来了直接地冲击。由于风电机组内部存在逆变结构,其转子转速与系统频率相互解耦,其不具备类似于传统同步发电机的惯性响应能力,无法在系统出现功率变化时通过改变转子转速来延缓频率波动。同时由于风电组多采用最大功率跟踪运行(Max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其
随着对图像分类算法的深入研究和硬件设施的快速发展,使得深度学习及相关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在农、林、渔、牧、畜等各个行业也基本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图像识别与分类技术作为新时代智能化的基石,吸引了大量学者对图像分类进行研究。卷积神经网络是实现图像分类的重要工具,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经典的VGG-Net应用于小数据集存在网络
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技术可以提高开关电源的功率因数,减小对电网造成的谐波污染,因此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隔离型单级PFC变换器,相较于传统两级式PFC变换器,通过单级变换器即可实现功率因数校正、低电压输出和电气隔离,具有器件少、结构简单、效率高等优点。而反激PFC变换器,作为一种典型的隔离型单级PFC变换器,在实际应用中常受到功率等级的限制。因此,
轮对作为铁路列车的核心部件,其健康状态对列车运行安全至关重要。轮对长时间处于恶劣的工况中,持续承受交变载荷的影响,极易萌发疲劳裂纹等故障。若不及时发现和排除轮对裂纹故障,持续的裂纹扩展可能会导致车轴断裂,威胁列车的安全运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在列车的运行过程中,开展轮对裂纹等故障的在线检测,实现轮对故障类型的诊断和裂纹参数的定量识别,对提高铁路列车的安全性能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某动车轮对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伴随有严重的慢性滑膜炎症和细胞浸润的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患者的关节会出现肿胀、软骨损伤、间隙变窄以及关节功能障碍,严重时会造成不可逆的残疾。目前针对RA的治疗方案主要以延缓疾病进程和减少关节炎症为主。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材料的发展,通过纳米载体负载药物,将其递送至炎症部位发挥疗效已经成为治疗RA的有效策略。研究表明,纳米载体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业务和用户数量迅速增加,现代互联网的应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网络流量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相比于传统互联网流量,现代互联网包含了更多即时通信和音视频流量。网络应用方式及用户参与行为的变化,导致现代互联网流量特性与传统流量特性有所不同,这对网络流量监管和网络管理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现代互联网流量为研究对象,进行流量特性分析和流量建模,在此基础
Al-Cu合金具有良好的高低温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制造与装备等领域。Cu含量对Al-Cu合金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对Cu含量在5%以内的Al-Cu合金研究较多,而对于Cu含量超过10%的研究则鲜有报道,但是Cu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Al-Cu合金的高温强度和耐磨性能,因此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高含Cu含量对Al-Cu合金拉伸性能及磨损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比研究了液态压铸和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