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究肥胖儿童黑棘皮病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生黑棘皮病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黑棘皮病预测胰岛素抵抗的价值。2.探究肥胖儿童黑棘皮病不同严重程度之间各项指标的相应变化。方法1.将88例肥胖儿童分为AN组和非AN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进一步分析AN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预测价值。2.将88例肥胖儿童依照Burke等制定的AN严重程度量表分为非AN组、轻度AN组、中度AN组及重度AN组,归纳分析四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1.将88例肥胖儿童分为AN组和非AN组,非AN组44例(50%),男生29例(65.9%),女生15例(34.1%);AN组44例(50%),男生25例(56.8%),女生19例(43.2%);两组儿童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AN组的年龄高于非AN组[12.0(10.5~13.0)VS.10.8(9.3~12.0)],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AN组的体重和BMI均高于非AN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AN组的腰围显著高于非AN组(P<0.05),两组的腰身比无显著性差异。在血压方面,两组的收缩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AN组与非AN组发生T2DM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AN组发生MS的比例显著高于非AN组(P<0.05)。两组空腹和30min的血糖无显著性差异,但60min、120min和180min的血糖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AN组各个时间点的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N组(均P<0.05)。关于评价胰岛素的指标,AN组的HOMAIR显著高于非AN组(P<0.05),AN组的IAI显著低于非AN组(P<0.05)。AN组的Hb A1c、ALT及UA显著高于非AN组(均P<0.05),两组的25(OH)D、AST及血脂(TC、TG、HDL、LDL)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经进一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OMA-IR是肥胖儿童黑棘皮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经ROC曲线分析显示黑棘皮病预测胰岛素抵抗的AUC为0.773,敏感性为63.64,特异性为90.91,95%CI为0.671-0.855。2.将88例肥胖儿童分为非AN组、轻度AN组、中度AN组及重度AN组。其中非AN组44例,男生29例和女生15例;轻度AN组15例,男生9例和女生6例;中度AN组10例,男生6例和女生4例;重度AN组19例,男生10例和女生9例;4组肥胖儿童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4组肥胖儿童在舒张压及腰身比上无显著性差异,在年龄、BMI、腰围、收缩压、患T2DM和MS的比例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将存在差异的指标经两两比较后发现:年龄及患T2DM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非AN组的BMI与中度、重度AN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非AN组的腰围、收缩压的只与中度AN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非AN组患MS的比例与中度、重度AN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4组肥胖儿童0min、30min和180min时的血糖、25OHD、肝功能(ALT、AST)和血脂(TC、TG、HDL、LDL)无显著性差异。4组肥胖儿童60min和120min时的血糖、各个时间点的胰岛素、Hb A1c和UA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将有差异指标经两两比较后发现:非AN组60min和120min的血糖和某种程度的AN组存在显著性差异;非AN组空腹及试验后的胰岛素水平与重度AN组兼或其他程度的AN组存在显著性差异;非AN组的Hb A1c和UA和中度AN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即中度AN组的Hb A1c和UA值最高。4组肥胖儿童的HOMA-IR、IAI存在显著性差异(均为P<0.001),HOMA-IR随着黑棘皮病的加重而升高,IAI随着黑棘皮病的加重而降低。经两两分析后发现:非AN组的HOMA-IR、IAI与任何程度的AN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所有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生化指标,均是非AN组和某种程度上的AN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存在AN的3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肥胖儿童AN组的BMI、收缩压、谷丙转氨酶、尿酸及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非AN组,MS和T2DM的比例也显著增加,提示当肥胖儿童出现黑棘皮病时需高度警惕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的出现。2.肥胖儿童的黑棘皮病对预测胰岛素抵抗有良好的价值,且HOMA-IR随着黑棘皮病的加重而升高,IAI随着黑棘皮病的加重而降低,认为黑棘皮病是一种提示肥胖儿童存在胰岛素抵抗便捷有效的指标,且黑棘皮病程度越重,胰岛素抵抗也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