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阳光花园小区9#住宅楼顶升纠偏工程设计与施工实践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er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昆明阳光花园小区9#住宅楼顶升纠偏的工程实例,介绍了既有建筑物常用的纠偏方法,分析研究了断柱顶升纠偏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昆明阳光花园小区9#住宅楼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北岸,该建筑为7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6053米~2,于2001年建成。之后由于在室外大量不均匀填土绿化造园,致使建筑物产生沉降和倾斜,成为危楼。2003年,业主曾组织进行过一次钻孔取土纠偏和锚杆静压桩地基加固工程,但没有达到期望的目的,收效甚微,房屋仍然向南面倾斜9.71‰。2007年,针对该建筑物地基沉降虽基本稳定但倾斜率太大的现状,确定采用断柱顶升纠偏方法进行纠偏,通过6个月的施工,该建筑物的倾斜得到了纠正。通过这一工程的实践,本篇论文主要分析研究的内容和结果如下:①设计构思应用托换加固技术在底层形成托换梁体系,在每根柱下设置支承点,将基础和底层柱切断分离,在柱中位置设置千斤顶,启动这些顶升千斤顶,使建筑物沿设计轴线作平面转动,令下沉大的一侧上升,即可使倾斜建筑物得到纠正。②建筑物整体绕轴旋转设计了10个铰支点,形成一条转动轴。用千斤顶顶升建筑物时,使其整体沿此轴线转动。③使用大吨位油压千斤顶在托换基础和托换墙梁体系下共布置80个顶升千斤顶。同一柱下使用一台千斤顶,千斤顶额定起重量2000~3200kN,避免使用大量的小吨位千斤顶,以利于操作和减小结构附加内力。④上部结构受力分析应用MIDAS结构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静力计算模型,考虑符合实际的工况来分析顶升顺序和每级顶升量对上部结构的影响。⑤采用多次微调顶升的方法根据顶升点离转动轴距离的不同,每个千斤顶每一级采用不同顶升量,最大的4.93mm,最小的0.28mm,以使上部结构的内力最小,不超过原结构构件的设计承载力。⑥实时监测与信息化施工施工过程中对各千斤顶顶升力、托换系统应力、顶升位移、铰支座转动角度、房屋倾斜率进行实时监测,监测数据用于指导房屋顶升。本文的分析研究成果,对类似既有建筑物的顶升纠偏工程实践及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持续荷载效应是导致古木构件强度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研究古木结构耐久性问题时,对木构件的持续荷载效应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试验研究及有限元
现在紧跟着工程与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步伐,我国基础建设事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迅猛势态。在所有的基础结构类型当中,桩基础以其优良的结构使用性能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但桩基础工程
在深基坑工程实践中,由于岩土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支护结构设计计算理论还不够完善,基坑监测是保障基坑工程安全实施的重要环节,而传统的监测技术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工程
风荷载是空气流动时对工程结构表面产生的作用,是结构的重要设计荷载,特别是对于一些高耸结构、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屋盖等。对建筑结构风荷载的研究是工程结构设计中的一个
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边坡稳定分析中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岩土体性质参数的复杂性、多变性、随机性等因素,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在定值分析方法中会有诸多
通风双幕墙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和采光性能,极大的改善了建筑的舒适度并且节约能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建筑舒适度和绿色环保的重视,双幕墙的应用日渐增多。由于外层幕墙设有一
损伤力学发展至今,涌现出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损伤模型,这些模型的共同特点是在Euclid空间中,将材料的几何缺陷作为物理缺陷,并体现在物理方程中。其基本的思路一般是先选取一个
本文采用岩石的声弹性理论来研究受远场应力作用下无穷大各向同性岩体内的钻孔周边的定量声弹关系,作为地应力测量的声弹法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发展声弹法测量地应力的研究背景
阻尼是工程结构固有的动力特性之一。结构的阻尼对于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柔性结构。实测是获取结构阻尼比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但是由于实测结果离散性
建屋Ⅲ型游船是苏州建屋集团投资兴建的双体船,航行于苏州金鸡湖湖区。建屋Ⅲ型游船船体钢结构的结构形式为横骨架式结构。建屋Ⅲ型在主甲板区域布置有一个18*10m的大厅,中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