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寻找慢性乙肝中医各症候之间患者外周血浆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析其与慢性乙肝中医各证侯的对应关系,初步探索出慢性乙肝中医各症候之间的蛋白质组学规律,为临床上对慢性乙肝的中医辨证提供可供参考的客观化指标,最终为进一步探讨慢性乙肝中医症候的分子基础提供线索。方法:依据《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在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2008年5月~~~~~~2010年12月期间的住院和门诊慢性乙肝患者中,收集典型的湿热中阻证(Ⅰ)、肝郁脾虚证(Ⅱ)、肝肾阴虚证(Ⅲ)、瘀血阻络证(Ⅳ)、脾肾阳虚证(Ⅴ)及健康正常人共86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每种证型取5例样本,对其血浆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切取相应的差异表达蛋白点作质谱分析,搜索SWISS-PROT数据库,鉴定出表达差异2倍以上的蛋白质,共10种。取其中表达差异较明显并在各证型之间存在规律性变化的5个蛋白质点,扩大样本量,每种证型取20例,正常对照组取5例,应用ELISA技术对正常对照组及各慢性乙肝各症候组差异蛋白质进行检测,进一步确认其在正常对照组以及中医各症候组之间蛋白质表达的差异。结果:(1)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的慢性乙肝病肝郁脾虚组、湿热中阻组、瘀血阻络组、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及健康人对照组血浆蛋白质组表达双向电泳银染图谱。(2)对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鉴定出表达差异2倍以上的蛋白点10个,其中功能涉及到免疫,脂类代谢,炎症反应等(3)用ELISA法对其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玻连蛋白(VN)结合珠蛋白(HPT)及免疫球蛋白J链进行检测,发现慢性乙肝患者黄醇结合蛋白(RBP)、玻连蛋白(VN)、结合珠蛋白(HPT)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按降低幅度由高到低排序,黄醇结合蛋白(RBP):Ⅳ>Ⅲ>Ⅴ>Ⅱ>Ⅰ,玻连蛋白(VN):Ⅳ>Ⅲ>Ⅴ>Ⅰ>Ⅱ结合珠蛋白(HPT)每组下降都有显著差异,但无组间差异。(4)免疫球蛋白J链各证型组均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偏高,升高的幅度依次为:Ⅳ>Ⅲ>Ⅴ>Ⅱ>Ⅰ。结论:1.初步建立起慢性乙肝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湿热中阻证、肝郁脾虚证和瘀血阻络证及正常对照组血浆蛋白质组2-DE图谱。2.慢性乙肝五种证型和正常人存在多个蛋白质表达差异,表明CHB存在多蛋白表达异常。慢性乙肝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湿热中阻、肝郁脾虚和瘀血阻络证存在多个差异表达蛋白,提示同病异证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不同的蛋白质),此为中医“证”本质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3.慢性乙肝五种证型和正常人的免疫球蛋白J链组间表达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瘀血阻络证组升高最为明显,提示慢性乙肝患者存在体液免疫功能增强,且不同证型间免疫紊乱程度不同,以瘀血阻络证组免疫紊乱最明显。4.慢性乙肝五种证型之间肝脏损伤的程度不同,以瘀血阻络证肝脏损伤最为严重,其次为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及湿热中阻证肝脏损伤相对较轻,与各证型组免疫紊乱程度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