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耐药机制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proxy_c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男性肿瘤的第二位。美国癌症学会估计, 2009年美国大约有19.228万名男性被诊断为前列腺癌,约有2.736万前列腺癌患者死亡[1]。目前,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虽远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寿命的延长及医疗保健和诊断水平的提高,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显著增长趋势,而且与西方国家前列腺癌发生有所不同,我国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诊时往往已为进展期,丧失了手术良机,预后较差,生存期也较短。雄激素去势治疗是除外科手术与放射治疗外的标准前列腺癌治疗方法,然而经过中位数为18~24个月的缓解期后,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DPC)转变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表现为前列腺癌细胞在缓解期过后又开始增殖,PSA进行性升高,极易发生骨转移,转变后的治疗非常棘手,死亡率极高,前列腺癌已成为危害老年男性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对AIPC的转变机制研究,是目前国内外前列腺癌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涉及: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的扩增;雄激素受体突变;凋亡调控基因的异常,由于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极其复杂,以上理论并不能合理地阐述AIPC的发生机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病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建立一株能模拟临床上前列腺癌由雄激素依赖转变为雄激素非依赖过程的细胞模型,能模拟人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结局的生理病理全过程,能够体现出人前列腺癌各阶段的特点,能模拟人前列腺癌基因的改变和前列腺癌对治疗的反应。采用现代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手段,进一步揭示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向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转化过程中发生机制,有望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1.在去雄激素的培养环境和雄激素阻断剂氟他胺作用下,诱导前列腺癌LNCaP细胞向雄激素非依赖性转化,建立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AI细胞系和LNCaP-AI+F细胞系,鉴定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生物学特征变化。2.研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AI细胞系和LNCaP-AI+F细胞系的AR受体通路变化,包括目前AR受体突变分析、AR受体表达变化(mRNA和蛋白质水平);AR受体对雄激素反应性以及PSAmRNA和PSA蛋白质水平变化;细胞信号通路主要信号蛋白变化。3.采用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了RON基因表达情况,研究受体酪氨酸激酶RON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向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转化过程中作用。4.利用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LNCaP和LNCaP-AI+F细胞系的小分子RNA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所得到的大规模序列进行分析,筛选出与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相关的miRNA,同时可能发现一些新的miRNA,最后对感兴趣的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主要结果:1. LNCaP-AI和LNCaP-AI+F细胞系细胞形态学发生变化: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转化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 LNCaP-AI和LNCaP-AI+F细胞系,其形态学发生了变化,表现为:细胞胞体变小,呈扁平状,少见圆形或梭形,多见单个细胞独立生长,同时出现聚集生长现象;而LNCaP细胞形态呈三角形或长梭型,小部分为圆形,分布均匀。2. LNCaP-AI和LNCaP-AI+F细胞系细胞生长特性发生了变化:2.1在去雄激素环境下,LNCaP-AI和LNCaP-AI+F细胞系生长速度显著高于LNCaP细胞;氟他胺对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减弱.2.2 LNCaP-AI细胞系对雄激素的生长反应性明显下降,仅高浓度雄激素才刺激细胞增殖生长,而低浓度雄激素却无增殖反应性,但不同浓度雄激素对LNCaP-AI+F细胞生长均无刺激作用,说明LNCaP-AI+F细胞和LNCaP-AI对雄激素反应性也存在差异。2.3 LNCaP-AI和LNCaP-AI+F细胞系细胞侵袭能力和细胞迁移活性高于LNCaP细胞,特别是LNCaP-AI+F细胞系细胞迁移活性明显高于LNCaP细胞。3. LNCaP-AI和LNCaP-AI+F细胞系细胞AR信号通路变化:3.1在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向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转化过程中,LNCaP-AI和LNCaP-AI+F细胞系细胞AR并没有发生突变,但LNCaP-AI细胞AR表达上调,而LNCaP-AI+F细胞AR表达下调。3.2 PSA表达在LNCaP-AI和LNCaP细胞之间无差异(P>0.05),但在LNCaP-AI+F细胞中表达明显下调(P<0.01);氟他胺、双氢睾酮和十一酸睾酮均能刺激LNCaP、LNCaP-AI和LNCaP-AI+F细胞表达和分泌PSA,但LNCaP-AI和LNCaP-AI+F细胞对双氢睾酮和十一酸睾酮反应性下降,特别是LNCaP-AI+F细胞对双氢睾酮和十一酸睾酮刺激存在PSA转录和分泌反应性和对药物浓度敏感性下降。4. LNCaP-AI和LNCaP-AI+F细胞受体酪氨酸激酶表达:结果发现,LNCaP-AI和LNCaP-AI+F细胞的RONmRNA、RON蛋白质均为阴性,说明RON基因在前列腺癌从雄激素依赖性向雄激素非依赖性转变过程中不起作用。5. LNCaP-AI+F细胞的miRNA表达谱变化:5.1实验组LNCaP-AI+F细胞共检测出376个miRNA,而对照组LNCaP细胞共检测出357个miRNA。存在表达差异miRNAs有94个,其中48个表达上调,46个表达下调。5.2预测新miRNA共有15个,其中LNCaP-AI+F细胞有9个新miRNA,而LNCaP细胞有6个新miRNA。主要结论:1.建立了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AI和LNcaP-AI+F细胞系,其细胞生物学生长特性和对雄激素反应性与LNCaP细胞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细胞学模型。2.在LNCaP细胞系转变为LNCaP-AI和LNCaP-AI+F细胞系过程中,AR均没有发生突变,但LNCaP-AI细胞的AR表达上调,而LNCaP-AI+F细胞的AR表达呈下降趋势;AR信号通路并没有被阻断,但对雄激素反应性下降。提示在长期的去雄激素环境和氟他胺抑制作用,LNCaP-AI和LNCaP-AI+F细胞的AR通路存在差异,虽然AR信号通路还是有效地,但对雄激素反应性下降。3.在LNCaP-AI和LNCaP-AI+F细胞系中RON基因均没有表达,提示:RON基因在LNCaP-AI和LNCaP-AI+F细胞系从ADPC转变为AIPC过程中可能不起作用。4.在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和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之间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s,有可能在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转变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前期数据和基础。
其他文献
高管层股权激励是经济发达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产生并普遍运用的有效长期激励手段。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环境下,股权激励是否真正具备激励效用?在全流通的背景下,高管层
煤与瓦斯突出是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各种类型的突出中,石门揭煤由于其特殊的瓦斯存储条件,导致其发生突出的平均强度最大,破坏性极高,突出一旦发生,就将给
对于具有典型实验性品格的新媒体艺术来讲,语言实验的方式应成为艺术家惯用的方式,也应是贯穿新媒体艺术发展始终的。新媒体艺术的语言实验主要体现在思维实验、修辞实验和媒
数码相机,是科技不断进步的产物,它在诞生后逐渐的取代了传统胶片相机,在全球范围内,数码相机的市场规模扩张非常迅速,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国内电子消费市场发展十分迅速
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密切关注的主题。本文围绕当今世界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瓶颈等问题,分析指出向
青少年爱国感属于青少年情感素质中的道德情感范畴,是指个体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热爱的情感。以往研究中多采用思辨、问卷测量及少量的现场实验而从心理生理层面进行的实验
<正> 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准的提高,首饰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佩戴首饰不但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也可以表征富裕和财富。首饰不仅名目繁多,内涵也很丰富,有的表达美好的
疼痛是人体的一种主观感觉症状,也是临床各科疾病中常见的、重要的疾病症状之一,它严重影响着众多人的正常生活,但从来没有能够彻底治愈,故此历代医家一直对疼痛有所关注。疼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强市之基、富民之源。金华将发展实体经济作为补足发展短板的首要行动,开展了以先进制造业为根本支撑的实体经济调研,并制定了一系列
目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常见,HBsAg阳性淋巴瘤患者的发病年龄较早、临床分期较晚;但也有认为HBsAg阳性并不影响NHL的临床特征或生存。化疗可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