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工作满意度、心理资本的关系——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me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的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态度、情绪、行为等的衰竭状态,它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学校教育、学生发展等产生很多不利影响。中小学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承载着来自社会的高期望,其职业倦怠问题更是受到广泛关注。在以往职业倦怠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工作满意度、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旨在为减缓教师职业倦怠、提高教师身心健康、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对策提供参考。  本研究采用黄梅珍编制的《教师职业压力量表》、胡咏梅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谢颖等编制的《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问卷》、徐富明等编制的《中小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四个工具,对湖南省的部分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19.0、AMOS17.0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得出以下结论:  1、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有学段和教龄的差异,职业压力在有学段上的差异;  2、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对工作满意度、心理资本(任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情感型心理资本)、职业倦怠均有负向预测作用;  3、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在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  4、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任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情感型心理资本)调节了职业压力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该调节关系通过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
其他文献
科学研究是一切事物前行的基础与动力,对高校国防教育而言亦不例外。本文以高校国防教育科学研究为研究对象,进行静、动态研究。正文由三章构成,第一章对高校国防教育科学研究进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新课标也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
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不仅是大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教学关注的重点,用人单位要求大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