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探讨高中生心理控制源、学习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做深入探讨,包括主观幸福感的八个因于:正向情感、负向情感、友谊自我满意度、家庭自我满意度、学校自我满意度、学业自我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的在其影响因素上的差异表现.旨在探讨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分析心理控制源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改善高中生主观幸福感,提高他们的生活、学习满意度和积极情绪体验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本研究采用张兴贵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曾兴华编制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和Rotter编制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分别测量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控制源.  研究结果如下:  (1)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家庭居住地、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学因素上存在差异;在年级、学科、学业成绩排名、重点与非重点班级等因素上差异显著.  (2)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和学业成绩排名差异.学习自我效能感与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持较高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其主观幸福感也相对较高,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其主观幸福感也较低.  (3)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心理控制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学习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呈现内控倾向,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呈现外控倾向.  (4)高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心理控制源对主观幸福感均起着显著的影响作用,有较强的预测力.高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心理控制源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的模型是:学习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同时学习自我效能感充当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完全中介变量,即心理控制源通过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期刊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课程形式,在地理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丰富了地理课程资源。由于微课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筛选才能应用于教学之中。因此,构建中学地理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自编的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发因素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大学生愤怒情绪调节策略评定问卷三个测量工具,对保定市三所大学的5
期刊
本研究采用了自主任务转换和线索任务转换两种研究范式,并以自主任务转换为主,探讨了两种加工方式的差异,以及在自主任务转换研究范式中刺激启动对于任务选择的影响。研究一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