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以及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电磁干扰不仅危害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健康而且影响各种电子仪器的正常运行。此外,由于军事武器的生存是发挥作战效能的前提条件,因此军事对抗中信息的侦测与反侦测成为了战争的关键。为避免雷达的探测与追踪并实现反侦察,隐身技术已成为现代军事技术的研究重点,而能将入射电磁波转化为热能从而衰减入射电磁波达到吸波效果的高性能吸波材料,对发展隐身技术以及消除电磁干扰等军事及民用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以及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电磁干扰不仅危害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健康而且影响各种电子仪器的正常运行。此外,由于军事武器的生存是发挥作战效能的前提条件,因此军事对抗中信息的侦测与反侦测成为了战争的关键。为避免雷达的探测与追踪并实现反侦察,隐身技术已成为现代军事技术的研究重点,而能将入射电磁波转化为热能从而衰减入射电磁波达到吸波效果的高性能吸波材料,对发展隐身技术以及消除电磁干扰等军事及民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理想的微波吸收材料的典型特征有电磁吸收强、吸收频带宽、涂覆厚度薄、质量轻及化学性质稳定等。碳材料(包括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因其丰富的资源储备、高导电性、低密度和出色的热稳定性等优良特性而备受广大研究者青睐。但是碳材料只能通过单一的介电损耗来衰减电磁波,且其高电导率通常导致差的阻抗匹配性能,这阻碍了它们在微波吸收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将轻质碳材料与磁性材料结合且利用复合材料中磁性和介电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改善不良的阻抗匹配性能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另外复合材料的几何形状、微结构和组分等因素对其电磁吸收性能至关重要。通过优化纳米复合材料吸收体的成分和结构,可以在显著减轻重量的同时调整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来实现宽频的有效吸收。此外,诸如石墨烯类的碳材料,其制备方法复杂,生产成本比较高,甚至会污染环境。因此急需探索经济、可持续及易于大规模生产的合成策略。本文成功制备了核壳结构、多孔结构、花状结构及蜂窝结构等新型碳基纳米复合材料。本文主要以石墨、三维石墨烯、金属有机骨架及生物质衍生碳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损耗成分、形貌结构和几何形状对碳材料电磁性能的影响。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通过机械球磨法成功制备了羰基铁@石墨微球复合材料,这种合成方法简便、可控且成本低可以大规模生产。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成分以及电磁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复合材料充分利用传导损耗、介电损耗和磁损耗三种损耗机制来改善匹配性能并增强电磁波衰减能力,其有效吸收带宽达到10 GHz。2.采用水热工艺制备了纳米Mn O2/石墨烯泡沫多孔复合材料。Mn O2纳米颗粒均匀沉积在气凝胶骨架表面,复合材料仍保持相互交联的3D多孔网络结构,且表现出良好的可压缩性。探究了纳米复合材料中Mn O2纳米粒子的含量对其形貌结构、电磁参数和电磁性能的影响,发现这种互连的三维多孔网络结构具有非常高的阻抗匹性能有利于电磁波的入射并产生多重散射和反射,而且Mn O2纳米颗粒与石墨烯骨架之间存在强界面极化。在负载量仅为8 wt%时,最大反射损耗为-53 d B且合格的吸收带宽达到7 GHz。3.构筑核壳状的磁性复合物以改善阻抗匹配和增强电磁吸收性能。以镍基金属有机骨架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热解制备了核壳状的Ni@C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控制热解温度,可以很好地调节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石墨化程度。通过优化纳米复合材料的组分和结构,可以在显著减轻重量的同时调整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来实现宽频的有效吸收。当匹配厚度为1.85 mm时,Ni@C纳米复合材料的吸收带宽为6.0 GHz,最强吸收达到-55.7 d B。此外,为研究碳基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对电磁参数、匹配特性和电磁吸性能的影响。通过Zn掺杂的Ni-MOF,进而高温热解制备了多孔花状Ni/C纳米复合材料。这种特殊的三维花状结构可以将电磁波散射到各个片层之间,增加电磁波的传播路径和散射有利于电磁波的损耗。4.为探索经济、可持续和易于大规模生产的合成策略,以生物质玉米粒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膨胀和高温石墨化制备了蜂窝状分级多孔碳材料。这种无添加剂的微波加热膨胀法是一种新颖且环保的制备方法,可以精细地形成具有规则的蜂窝状分层多孔结构。衍生的多孔碳具有大孔体积和高比表面积,这些孔隙结构会降低有效介电常数并改善阻抗匹配,使更多的电磁波进入吸收器内部,还可以提供半封闭的环境,使得入射的电磁波将发生多重反射和散射。蜂窝多孔碳在2.5mm的厚度下,最大反射损耗高达-54.5 d B,有效吸收带宽从9.0至15.7 GHz达到6.7 GHz。为进一步改善生物质衍生碳的电磁特性,引入磁性物质来增强生物质衍生多孔炭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提出了一种简单且可规模化生产工艺来生产碳包覆的3D网状Fe@C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的退火温度对Fe@C纳米复合材料的组成、微观结构、电磁参数和电磁衰减能力的影响。得益于三维网状结构以及铁纳米颗粒与碳涂层之间的协同效应,从而导致吸收材料内部的良好阻抗匹配和强大的电磁衰减能力。Fe@C纳米复合材料FC800实现了最佳的微波吸收性能,其最大反射损耗达到-55.8 d B,厚度仅为1.7 mm,覆盖带宽达到4.5GHz。
其他文献
理解托卡马克中的高能量粒子物理问题对实现未来聚变堆稳态长脉冲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在未来的燃烧等离子体中,氘氚聚变反应产生的3.5MeV α粒子是自加热源。此外,未来聚变堆中还存在其它高功率的辅助加热,例如中性束注入加热,射频波加热等,这些辅助加热也会产生大量的高能量粒子。这些高能量粒子在等离子体加热和电流驱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这些高能量粒子可以通过波-粒子共振相互作用驱动各种各样的不稳定性;
聚变能是最具前景的清洁能源之一。在托卡马克等聚变装置中实现对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的有效约束是磁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关键。实验测得的输运水平往往比新经典输运理论预测值高出1~2个量级,这类反常输运通常是由微观湍流引起的,所以又称为湍性输运。大量向外的粒子、动量和能量的湍性输运将显著降低等离子体的约束性能、制约等离子体的自持燃烧。因此长期以来输运与约束改善是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高约束型
隆脊叶蝉族Paralimnini是角顶叶蝉亚科中较大的族,全世界已知139属931种,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该族昆虫在维管植物的韧皮部刺吸取食,夺取植物营养、造成机械损伤,主要为害禾本科植物,许多种类传播病原物,造成更大危害。隆脊叶蝉族昆虫外部形态相似,主要通过雄性生殖器特征进行区分,属间关系不明确,而且许多区域缺乏研究。中国和德国是旧世界东西两侧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但对该族缺乏系统研究,家底不明
燕麦冠锈病是由柄锈菌属冠锈菌燕麦专化型真菌(Puccinia coronata f.sp.avenae Eriks.)引起的一类主要真菌病害,发病时会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冠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基于当前生产上流行的燕麦冠锈病生理小种或致病类群,鉴定一批可直接用于燕麦冠锈病抗性育种的优异种质,并解析其抗性遗传特性、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发掘其抗性基因,开发分子标记并结合分子标
三重态光敏剂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而独特的应用,而传统的三重态光敏剂的系间窜越能力大多基于重原子效应,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应用限制。相较于重原子光敏剂,无重原子光敏剂在延长三重态寿命、降低生物毒性以及降低原料成本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正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对该类型的三重态光敏剂的研究仍有不足,如分子构效关系对光敏剂的性质的影响不清晰、发色团种类较少、部分机理的内在驱动因素不明等。因此本文研究
环氧丙烷(PO)是一种重要的大宗化学品,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丙烯、氧气、氢气气相环氧化合成环氧丙烷具有反应过程简单(只需要一步反应)、环境友好(副产物为水)、不使用有机溶剂等优点,吸引了众多科研人员的研发兴趣。截止到目前,Au/TiO2、Au/Ti-SiO2(介孔载体)和Au/TS-1(微孔载体)等很多含钛载体负载金催化剂已被广泛考察。其中,Au/TS-1展示了最佳的催化活性和反应稳定性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产业的深入发展,数据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这一现象给数据库管理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迫使传统数据库向着分布式数据库方向发展。在大数据环境下,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些应用对数据库查询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索引作为数据库中加快数据访问的关键组件,其数据结构和访问策略需要根据应用需求的提升不断做优化。数据库索引的发展除了受应用驱动外,其实现方式也要随着硬
相比于以加密货币为主要应用的公有链系统,面向企业级应用的许可链系统对系统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共识、存储与执行等主要模块的效率是制约区块链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许可链因其具有更强的安全假设可采用更高效的拜占庭容错协议进行区块共识,而随着许可链共识性能的增强,区块链在存储与执行性能方面的不足开始体现,并逐步成为制约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首先,为防止拜占庭节点单方面篡改数据,现有区块链系统采用全复制方式管
大白菜(Brassica rapaL.ssp.Pekinensis,AA)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叶球是大白菜的主要食用部位,叶片及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直接关系到大白菜的产量和商品性。目前,针对大白菜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性状开展QTL定位的报道逐渐增多,研究多集中在叶长、叶宽、球高和球重等性状,且主要采用SSR和InDel等传统分子标记,构建的遗传图谱密度较低,定位区间大部分大于
由生物质衍生的生物碳因原料来源广、储量大、可再生而成为清洁新能源技术中不可或缺的碳催化材料,它对应对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对生物碳的制备、性能及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多种制备方法如热解法、水热法、热解活化法、模板法、离子热碳化法、熔盐热解法和微波处理法等已被报道。所制备的非金属生物碳基催化剂的分子氧氧化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