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蜱、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与相关光解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ucong52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毒死蜱、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毒死蜱、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消解、残留规律。通过夏秋两季毒死蜱·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试验,研究了季节因素对农药消解的影响,以期为农药的安全使用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通过对比毒死蜱微乳剂、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及两者的混剂中毒死蜱、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甘蓝中的消解速率差异,发现了两种农药在混合使用时,会出现复合效应;光解试验也验证了复合效应的存在,并确定了发生复合效应的浓度阈值;毒死蜱的代谢产物TCP具有较强的极性和水溶性,其潜在的环境威胁不容忽视,因此研究了TCP在水溶液中的转化规律。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采用乙酸乙酯提取,GC-FPD检测的方法分析毒死蜱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方法简便、迅速、经济。2.采用柱前衍生、HPLC-FLD检测的方法分析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与非衍生化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3.夏季毒死蜱、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甘蓝中的消解速度要快于秋季,而在土壤中的消解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4.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与毒死蜱微乳剂混合使用时,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甘蓝中的消解速率明显加快,单剂与混剂中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甘蓝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T1/2=3.81 d,T1/2=2.84 d。5.高压汞灯光照下,毒死蜱、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载玻片上的光解速度均与初始浓度和光强有关。初始浓度越大,光解半衰期越长;光强越大,光解半衰期越短。6.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的剂量比为10:1时,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毒死蜱的光解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效应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添加剂量成正相关;毒死蜱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剂量比为3:1时,毒死蜱对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光解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并不随着毒死蜱添加剂量的增加而一直加强,剂量比为5:1时达到饱和。7.混剂中毒死蜱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甘蓝中的初始剂量比为168:1,参照光解试验,表明过量的毒死蜱加快了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甘蓝中的消解,而低剂量的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毒死蜱在甘蓝中的降解影响不显著,室内和田间试验的结果是一致的。8.毒死蜱的代谢产物TCP随着毒死蜱的逐步消解,其在水溶液中的转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
其他文献
为了试验研究强流回旋加速器的整机设计技术,主磁铁、束流诊断等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加工工艺技术,以完成100MeV回旋的设计验证,并为今后逐步提高流强创造试验条件,自2004年以来
介绍了东海大桥箱梁施工工艺,重点介绍了与内陆箱梁悬臂施工的不同之处,为以后海上箱梁施工提供可借鉴的施工经验。
让·鲁什提出的分享人类学主要是建立在弗莱厄迪、米德、贝特森、热约尔这些影视人类学的图腾先祖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之上的。《疯狂的灵媒》触发了让·鲁什的分享人类学灵感,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给客户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已成为医学实验室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持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风政风军风和社会风气焕然一新,总体上看,公务员履职尽责的意识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五中学在深化素质教育道路上形成了一系列教育品牌:家长委员会建设,德育生活化教育,“多彩大课堂”校本德育课程开发,“成长激励”综合评价,“目标与希望”
自我观是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它深藏在文化的隐蔽部分很难被发现,所以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人们较少提及。中西方自我观差异根源于"天人和一"与"天人两分"的哲学思
教师生涯十余载,与学生打交道无数。前几年没有当班主任的时候,我作为一名任课教师,一直认为科任教师也育人,所以一直在教学的同时对学生们实施潜移默化的品德、情感、价值观教育。同学们也深知我对他们的好,尽管我是任课老师,毕业后依旧会来看我,来找我玩,有时候在网上聊聊天。  当过见习班主任,深知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去年学校给安排了班主任工作,初当班主任,感触颇深。我用年轻人的激情,辅以不太丰富的阅历,借我钟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为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解决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调节红细胞生成的糖蛋白,主要产生于胎儿的肝脏和成人的肾脏,EPO和它的受体主要存在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并刺激它向红细胞分化。但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