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维损伤机制模拟下的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分类及临床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计算机三维重建损伤机制模拟及分类目的: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累及后髁,其损伤机制复杂,文献少有报道。第一部分的研究目的是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模拟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损伤机制,并根据模拟出的三维损伤机制提出相应的骨折分型。方法:1.采用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CT影像资料。将所选用的骨折影像资料的DICOM文件应用MIMICS软件进行处理,分别重建胫骨平台及股骨髁的三维模型并移动调节胫骨平台的位置,使其移位的关节面与股骨髁相匹配,重现膝关节在胫骨平台骨折屈曲损伤时的位置并记录胫骨平台位移的数值。2.根据骨折区域,将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分为单髁简单型骨折、双髁复杂型骨折,根据本研究所模拟的损伤模式,进一步分为:单纯内翻屈曲型骨折、单纯外翻屈曲型骨折、中立屈曲型骨折、内旋屈曲型骨折、外旋屈曲型骨折。3.3名独立观察者分别训练应用PACS学习观看CT影像,并应用M IMICS学习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模拟受伤机制。3名观察者经过练习后分别对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CT影像学资料进行分类,并于8周后打乱资料顺序,3名观察者再次对CT影像学资料进行分类。最终将分型结果进行组间、组内的可信度检验。结果:1.第一部分研究选取108例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资料。根据骨折区域的不同,分为:单髁简单型骨折(33例)、双髁复杂型骨折(75例);根据本实验的损伤模拟机制进一步分为:单纯内翻屈曲型骨折(4例)、单纯外翻屈曲型骨折(29例)、中立屈曲型骨折(14例)、内旋屈曲型骨折(38例)、外旋屈曲型骨折(23例)。2.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模拟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损伤机制的分型系统组间可信度0.66,组内可信度0.71,均为高度可信。小结:1.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模拟技术能够推断出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损伤机制。2.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往往伴有膝关节的旋转。3.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模拟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损伤机制的骨折分型可信度高。第二部分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学特点及伴随损伤目的: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是复杂的关节内骨折,其骨折形态各异,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的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不同形态学特点及伴随损伤,有助于进一步全面理解记忆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方法:1.选取本研究第一部分的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影像学资料。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胫骨平台,观察骨折的形态特点。2.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胫骨平台,观察主骨折平面的方向位置。3.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胫骨平台及腓骨,观察比较不同类型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伴随腓骨骨折、胫骨髁间嵴骨折、胫骨平台前外象限区域骨折、胫骨平台后外象限区域劈裂以及塌陷骨折发生机率的差异;比较胫骨平台后外象限区域劈裂骨折及胫骨平台后外象限区域塌陷骨折所伴随腓骨骨折机率的差异。结果:1.对于单纯内翻屈曲型骨折,股骨髁和胫骨平台之间的骨折应力区位于后内侧平台。对于单纯外翻屈曲型骨折,股骨髁和胫骨平台之间的骨折应力区位于后外侧平台,往往骨折是塌陷型骨折。对于中立屈曲型骨折,其主骨折面从后内侧区域开始,经过胫骨平台中心累及髁间嵴,至后外侧区域结束。后内侧骨折常累及近半个内侧髁,后外侧平台骨折往往是塌陷型骨折。对于内旋屈曲型骨折,其主骨折面从前内侧区域开始,经过胫骨平台中心并累及髁间嵴,至后外侧区域结束。后内侧骨折常累及内侧髁的大部分,后外侧平台骨折常发生塌陷和粉碎。对于外旋屈曲型骨折,其主骨折面从前外侧区域开始,经过胫骨平台中心并累及髁间嵴,在后内侧区域结束。平台前外侧骨折常发生劈裂和塌陷,后内侧骨折常累及内侧髁的一小部分。2.内旋屈曲型骨折的患者后外侧象限塌陷骨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外旋屈曲型骨折的患者。外旋屈曲型骨折的患者后外侧象限劈裂骨折、前外侧象限骨折和腓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内旋屈曲型骨折的患者。中立屈曲型骨折型和内旋屈曲型骨折骨折均伴有髁间嵴撕脱骨折,其中44.8%的单纯外翻屈曲型骨折和56.5%的外旋屈曲型骨折均伴有髁间嵴撕脱骨折。内旋屈曲型骨折的患者和外旋屈曲型骨折的患者伴随损伤的数量有显著差异(P<0.001)。后外侧胫骨平台劈裂骨折及后外侧胫骨平台塌陷骨折所伴随腓骨骨折机率有明显差异(87.5%vs.13.6%)(P<0.001)。小结:1.不同类型的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有不同的骨折形态特点及主骨折平面。2.不同类型的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伴随损伤不同,内旋屈曲型骨折的患者和外旋屈曲型骨折的患者伴随损伤的数量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第三部分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目的: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入路不同于一般传统内外侧入路,往往为后侧入路,手术较为复杂。本研究第三部分的研究目的是根据不同类型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特点以及各自损伤机制来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对选用Carlson入路手术治疗的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术后评估。方法:1.选取Carlson入路手术治疗的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第一部分的研究方法依据计算机三维重建模拟的损伤机制进行分型。对于单纯内翻屈曲型骨折,采用膝关节后内侧S型弧形切口;对于单纯外翻屈曲型骨折,采用膝关节后外侧S型弧形切口;对于中立屈曲型骨折及内旋屈曲型骨折,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及后外侧S型弧形切口分别复位固定后内侧及后外侧骨折块;对于外旋屈曲型骨折,由于骨折区域涉及前外侧象限,应用Carlson入路处理完毕后方骨折后,再变换体位,行经典胫骨平台前外侧入路对前外侧象限骨折进行复位固定。2.记录每位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出院后每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行X线片检查,膝关节疼痛检查及膝关节活动度检查。记录每位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情况、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标准判断骨折愈合时间,应用Rasmussen评分系统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应用Biggi等人提出的方法评价骨折复位情况。3.简单型单髁骨折归为A组,复杂型双髁骨折归为B组。t检验用于比较A组及B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Ras mussen评分、膝关节活动度;Fisher’s exact test用于比较A组及B组的骨折复位情况。结果:1.共66例经Carlson入路手术治疗的屈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资料入选本次研究,随访时间9-12个月(平均10.6个月)。按第一部分研究的分型系统分类:简单型单髁骨折32例(48.5%),复杂型双髁骨折34例(51.5%);单纯内翻屈曲型骨折4例(6.1%)、单纯外翻屈曲型骨折28例(42.4%)、中立屈曲型骨折12例(18.2%)、内旋屈曲型骨折16例(24.2%)、外旋屈曲型骨折6例(9.1%)。32例简单型单髁骨折归为A组,34例复杂型双髁骨折归为B组。2.简单型单髁骨折(A组)与复杂型双髁骨折(B组)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骨折愈合时间、Rasmussen评分、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优良(优等和良好)复位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优等复位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小结:本研究结合屈曲型胫骨平台的骨折形态及损伤机制,将其分为简单型单髁骨折,复杂型双髁骨折,以Carlson手术入路为基础,对后内侧和后外侧骨折块按照不同的顺序显露或同时进行显露,分别对其进行单切口单钢板固定及多切口多钢板固定,并均取得了优良的复位及临床效果。在清晰全面地了解不同类型屈曲型胫骨平台的基础上,提供了相应的手术治疗策略及实用的手术入路。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Gasdermin D在糖尿病肾组织及高糖诱导足细胞中的表达目的:糖尿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多脏器受累,预后差。统计数据显示,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将达到7.83亿,在此期间,世界人口估计增加20%,而糖尿病患者人数估计增加46%;2021年统计分析显示:有670万成年人因糖尿病或其并发症死亡,大约1/3的糖尿病死亡年龄小于60岁。糖尿病的慢性并发
学位
冠状面胫股关节半脱位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有研究认为其与无法解释的膝关节疼痛有关。但不同研究中对手术治疗伴有冠状面胫股关节半脱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半脱位程度与髌骨高度等其他下肢力线参数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存在争议。而正常的髌骨位置对维持膝关节稳定性及正常功能活动有重要作用,准确测量髌骨高度对评估膝关节稳定性及制定手术计划有重要意义。既往文献报道了多种测量髌骨高度的方法,但
学位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3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细胞来源和分化状态,TC分为四种主要病理类型: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滤泡状甲状腺癌(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FTC)、未分化甲状腺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起源于
学位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LDD)的患病率将持续增加,其中以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最为常见。对退行性变的脊柱节段进行椎间融合手术,常应用于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退行性腰椎疾病,其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减轻神经压迫症状、稳定脊柱节段并恢复腰椎前凸,矫正畸形。近些年针对腰椎退行性变的脊柱外科手术技术和植入物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包括开
学位
骨折是人类最常见的创伤性损伤。骨折能否最终实现愈合取决于骨折部位的机械环境和诸多生物因素。骨折愈合过程受损即可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折不愈合发生率约为5-10%,尽管发生率不高,但由于其治疗困难,对于骨科医生仍然是一项严峻的挑战。自体骨移植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一直是骨折不愈合治疗的金标准。但自体骨移植也有诸多缺点,如获取骨的数量有限、额外的骨采集手术及相应的并发症等。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
学位
普萘洛尔为非选择性β1与β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该药被临床上广泛地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中普萘洛尔也用于部分低钾血症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对于低钾血症的治疗,普萘洛尔的作用尚不十分明确。普萘洛尔可保护易受高糖类诱发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周期性麻痹患者(thyrotoxicosis-associated with periodic paralysis,TPP),但非选择性β阻断
学位
肘管综合征(Cubial tunnel syndrome CuTS)又称为迟发性尺神经炎、肘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创伤性尺神经炎等,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之一,发病率仅低于腕管综合征,其全球发病率为25/10万,男性患者发病率约为女性的两倍。肘管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尺侧一个半手指的掌、背侧感觉异常。轻度患者可能只有手部麻木,中重度患者出现夜间麻醒史,手部乏力,骨间肌、小指展肌肌力减弱,小
学位
随着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和对胫骨平台骨折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需要,原临床和研究常用的Schatzker分型和AO分型的局限性越来越凸显,尤其是X线影像仅能从两个侧面来观察骨折,因骨质重叠无法有效的显示骨折细节。CT已成为胫骨平台骨折的常规检查,充分的显示出其在分类骨折和制定术前计划方面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胫骨平台骨折CT分型的重要性,并且有一些CT分型得到了学界广泛接受,如“三柱理论”和“四柱
学位
目的:1.探究建立高粘度骨水泥周围能否形成局部血栓的动物模型,同时验证新型高粘度水泥这一新型材料能够减少局部血栓形成的宏观表象。2.探索新型依诺肝素钠高粘度骨水泥组较普通高粘度骨水泥组中与骨水泥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3.探究不同生物材料形成血栓样本间长链非编码RNA表达的不同,并筛选出新的差异性表达长链非编码RNA。4.初步验证影响血栓形成的长链非编码RNA22719.16/mi R-326-5
学位
第一部分Modic改变对经椎间孔腰椎间盘切除椎间混合植骨融合率及融合器沉降影响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Modic改变对经椎间孔腰椎间盘切除椎间混合植骨融合率及椎间融合器沉降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89例接受经椎间孔腰椎间盘切除混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腰椎退行性变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术前病变节段是否存在Modic改变,将患者分为3组:MCs-0组、MCs-1组和MCs-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