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倍体杂交物种与亲本种的生理生态适应差异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hey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交物种形成是植物系统演化重要且广泛的推动力和促进物种多样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促进物种间基因交流,而且可以通过多倍体或同倍体杂交方式形成新的物种。然而相对于频繁发生的多倍体杂交,同倍体物种间杂交则比较困难。其不仅需要同域共存的同倍体物种间杂交,而且新产生的杂交物种必需与亲本产生生殖隔离。杂交物种与亲本产生生殖隔离的方式很多,生态分离被认为是对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至关重要。在一些杂交物种中,生态分离的产生被证明是源于最初杂种群体的超亲分离,但是该现象是否广泛存在于所有同倍体杂交物种中则有待进一步研究。尤其对于树木和灌木杂交物种的研究更为重要,因为它们发生的几率远远低于草本植物。研究树木和灌木杂交物种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不仅能够验证超亲分离在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过程中共的普遍性和更好的理解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机制,而且有可能为以后植被恢复和森林管理提供理论支持。本论文选取了众多同倍体杂交物种中仅有的树木和灌木杂交物种高山松(Pinus densata)和棱果沙棘(Hippophae goniocarpa)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它们与亲本在不同环境下的生理生态特征差异,从而探讨他们的形成机制和对异质环境的选择性差异。1)高山松(Pinus densata)是二倍体杂交起源的物种,其亲本是油松(P.tabulaeformis)和云南松(P. yunnanensis)。高山松已经在高海拔地区稳定成种,与亲本存在明显的生态隔离。在高海拔地区,低温和低温诱导的干旱是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高山松及其亲本对低温和干旱的响应过程可以更好的理解高山松的生态分化及成种机制。(i)高山松与亲本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生态响应差异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三个种的叶(LDM)、茎(SDM)、根(RDM)和总干物质积累量(TDM)、最大光合速率(Amax)、气孔导度(g)、蒸腾速率(E)、PSII最大量子产量(Fv/Fm)、单株植物总耗水量(TWU)、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L)均呈下降趋势;同时导致植物的根冠比(R/S ratio)、叶片同位素组成(δ13C)及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的上升,而叶片氮元素利用效率(NUE)和碳元素含量(C%)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变化趋势不一致。尽管如此,高山松的TDM和WUEL在四种水分处理下均显著高于油松和云南松,显示出超亲优势;其他指标包括LDM、WUEi, C%、NUE、δ13C则在至少三个水分处理下表现出超亲优势;另外还有一些指标仅在一种水分处理下表现出超亲优势。总的来说,二倍体杂交起源高山松在水分良好和轻度干旱胁迫下,15个生理特征中拥有9个超亲特征,在中度和重度干旱条件下拥有6个特征超亲特性。(ii)研究高山松与亲本对低温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差异表明低温胁迫显著降低三个种的Amax、g和E,但是高山松Amax的降低主要归因于气孔关闭,而油松和云南松的Amax的降低则是气孔和非气孔限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可以从其胞内CO2浓度(C1)升高反映出来。经过33天的低温胁迫,对于叶绿素荧光参数,高山松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而其亲本则表现出下降趋势。同时低温胁迫导致三个种单位面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显著下降和单位面积花青素含量和叶绿素a/b的上升。尽管如此,在所测的15个生理指标中,高山松拥有8个超亲特征,而且这些超亲特征都直接或间接与光系统功能相关。这些超亲特征的表达有助于高山松在低温胁迫下维持较高的光系统功能,说明高山松抵抗低温胁迫的能力高于亲本。总的来说,高山松对干旱和低温胁迫的耐受能力明显高于其亲本油松和云南松,而且通过表达这些超亲特征,有助于高山松成功占领高海拔地区,促进其与亲本生态隔离的产生和最终的物种形成。2)通过研究不同母本起源基因型的棱果沙棘(H. goniocarpa-R,以中国沙棘为母本;H. goniocarpa-N,以肋果沙棘为母本)之间以及它们与两个亲本种在自然环境下的生理特征差异,结果显示两个杂种基因型的光合速率(Amax)、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1)、量子效率(QE)、羧化效率(CE)、非光化学淬灭(NPQ)、光补偿点(LCP)、综合水分利用效率(δ13C)、单位面积的氮含量(Narea)、平均单叶面积(MSLA)、单位面积干重(LMA)和碳含量(C%)存在明显差异。H. goniocarpa-R基因型的Amax、δ13C、NPQ、MSLA和LCP高于两亲本;而H. goniocarpa-N基因型的Amax和δ13C介于两个亲本之间,与母系来源没有关系。两个基因型的WUEi和Narea都明显高于两个亲本种,表明该杂交物种在这些生理特征方面具有一致性,表现出超亲特性。此外,两个基因型的MSLA和Nmass都介于两个亲本种之间,而C%和QE明显低于两个亲本种。这些研究结果棱果沙棘的两个不同基因型与亲本存的生理生态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而且有些特征表现出超亲特性,有助于棱果沙棘在进化过程中亲本产生生态分离;而两杂种基因型之间的较大差异,说明两者对不同的适应能力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同一物种内不同母本来源基因型对环境的选择差异。总之,我们的研究结表明同倍体杂交物种在成种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亲本都不具备的优势特征,而且这些特征能够帮助新形成的杂交物种占领新的生境,促使杂交物种与亲本产生生态隔离和最终的物种形成。
其他文献
繁殖是进化过程的核心,也是研究任何生物进化问题的关键。植物生长的基本活动就是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利用资源,进而完成繁殖过程。但自然环境中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植物必须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功能间的分配。在植物整个生长发育阶段中,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是植物繁殖对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并早已引起生态学界的高度重视。本研究中,我们试图从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研究随着海拔升高马先蒿属植物主要繁殖对策的变化。马先蒿
连通图r称为κ-可扩的,如果|V(Γ)|≥2κ+2,且r的每个大小为κ的匹配均可以扩充为r的一个完美匹配.图r的谱是r的邻接矩阵A(r)的特征值以及它们的重数.于青林等人刻画了有限阿贝尔群上的Cayley图的2-可扩性,且提出了两个公开问题:(1)刻画有限阿贝尔群上的Cayley图的3-可扩性和κ-可扩性;(2)刻画任意群上的Cayley图的1-可扩性和2-可扩性.Semi-Cayley图是Cay
空间生态学研究和性生态学研究近年来一直是理论生态学和数学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两者的结合更是当今研究的前沿领域。然而大多数空间结构下的研究都忽略了性,而关于性的大多数研究又都没有考虑空间因素的因素。本篇论文就是在性生态学的两个基本问题(性比率的1:1稳定维持机制及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共存)的研究中考虑了空间结构的影响。我们利用常微分方程、偶对近似方法和元胞自动机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分析和数
本文主要包含以下两部分工作:第一部分是对类小波增量未知元(WIUs)预处理方法的研究。对于一类多孔介质反应扩散型方程,我们提出了一类WIUs型θ格式,仔细分析了这一格式的稳定性。数值结果表明:基于WIUs型的θ格式是十分有效的。对于各向异性的反应扩散方程,因为导数((?)2u)/((?)x2)项含有非常小的参数ε,通常使用WIUs求解这类方程不是特别有效。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分块的新的增量
连通图G=(V,E)的两个顶点u和v之间的距离dG(u, v)定义为G中连接u和v的最短路的长度.则dG是V(G)上的一个度量,(V(G),dG)为G的伴随度量空间.一个图G=(V,E)称为l1-图(也称为l1-嵌入的),如果存在正整数m,使得它的伴随度量空间(V,dG)可以等距离地嵌入到l1-空间(Rm,dl1)中.即存在从V(G)到Rm的一个映射φ使得对图G的任意两个顶点x,y都有dG(x,y
本博士学位论文主要研究压电及电磁材料在力、电、磁载荷作用下的断裂模型及数值分析方法。在压电介质电塑性断裂的PS(Polarization Saturation)模型基础上,讨论了电磁材料条带电磁极化饱和(SEMPS-Strip Electric-Magnetic Polarization Saturation)的断裂行为,给出相应的解析解和数值方法或数值结果。然后,研究力、电、磁及其耦合载荷对断裂
反应扩散方程理论是现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反应扩散方程中的扩散项是由Laplace算子来体现的,而Laplace算子只能反映空间上的局部作用.事实上,在自然界中,空间上的非局部作用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对一个生物种群来说,它会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移动而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这就导致了空间上非局部作用的发生.近年来,在生态系统、流行病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人们建立了许多用卷积算子来描述空间非局部作用
文章就土木建筑施工中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论述,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本论文在拓扑场论和广义相对论两个领域做了深入的研究工作.拓扑场论方面,运用段氏拓扑流理论研究了微分几何和拓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拓扑不变量—Hopf不变量的内部拓扑结构,得出了表征Hopf不变量与扭结缠绕数之间关系的准确表达式。广义相对论方面,主要研究了黑洞的量子辐射,分别利用量子遂穿的机制和量子反常的方法研究了一系列黑洞时空和FRW宇宙表观视界的Hawking辐射问题。首先,本论文研究了Hopf不变
学位
近几十年来,为了适应无汞荧光灯和等离子平板显示(PDP)技术的发展,探寻新型量子剪裁荧光粉作为研究开发高量子效率真空紫外发光材料的一种新途径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稀土磷酸盐基质在VUV区有较强的吸收,且合成温度低、制备方法简单、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热稳定性好、溶解度低和透光性好,是高效真空紫外荧光粉比较理想的基质。稀土元素由于其独特的电子层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而被广泛的应用于传统发光材料的改性和新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