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以及5-HTT基因C/T多态性对氟西汀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从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们在全国14家医院开展氟西汀治疗抑郁症药物基因组学课题,旨在研究遗传、环境和氟西汀药物反应的关系。结合药物基因组学课题的开展,我们进行了本次课题的研究。本次研究入选434例患者,通过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Zung),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TESS)等为评定工具评定氟西汀的疗效和副反应。应用Taqman技术测得434例患者5-HT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得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的影响因素以及5-HTT基因C/T多态性对氟西汀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1)氟西汀治疗1周即见效,6周治疗结束时有效率为73.1%,缓解率为46.0%;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HAMD基线分、既往抗抑郁药服药史和合并用抗焦虑药可能与氟西汀的疗效相关。(2)抑郁症严重程度与5-HTT基因C/T多态性无关联;氟西汀抗抑郁疗效与5-HTT基因C/T多态性无关联,但纯合突变子TT显示出比野生型CC疗效好的趋势;氟西汀副反应性功能障碍与5-HTT基因C/T多态性可能有关联。结论 本次研究发现:氟西汀治疗中国抑郁症病人疗效肯定,副反应发生率低;合并用抗焦虑药可以提高氟西汀疗效;HAMD基线分高,既往抗抑郁药服药史阳性,28~58岁年龄组的抑郁症患者对氟西汀的疗效较差;对抑郁症患者的早期治疗一定要科学、系统、正规;中国人群中5-HTT基因C/T多态性与氟西汀的临床疗效可能不存在关联;5-HTT基因C/T多态性和氟西汀副反应性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次研究结果对于预测SSRIs类抗抑郁药的疗效及副反应并进一步指导病人的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