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的疗效评价,期望提供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期间于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神经科、康复科住院部住院治疗、符合病例筛选标准的70例中风恢复期痉挛性瘫痪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治疗组(腹针组)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两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腹针与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两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一周后、治疗二周后、出院后二周四个时间点,应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价痉挛程度,改良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MBI)评价生活能力,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MS)评定运动功能,填写观察量表。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本研究共收到合格病例7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均按要求完成本次实验,无不良反应和脱失。治疗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经统计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组内治疗前后对比,治疗一周后、治疗两周后两组改良的Ashworth分级、MBI指数、Fugl-meyer评分较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两周两组三项评价较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疗效对比,治疗一周后两组改良的Ashworth分级、MBI指数、Fugl-meyer评分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两周后及治疗结束后两周随访两组三项评价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针与普通针刺法对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均有疗效,腹针疗法对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缓解优于普通针刺法,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痉挛程度,提高患肢运动功能和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