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居民死因及主要死因疾病谱变迁的调查分析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atisbianbi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分析我省居民死亡原因,了解目前主要威胁我省居民健康的疾病,为有效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死亡提供病因学依据,为我省制定重大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按照统一调查方案,通过问卷、查阅资料和走访等方法,调查分析我省18个市、县2004~2005年户籍人口中的全部死亡病例。死因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编码及统计,主要分析及评价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 结果: 1.总死亡率水平河北省居民的总死亡率为597.88/10万,标化死亡率为672.25/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682.38/10万,女性死亡率为508.53/10万。 2.全死因的性别、年龄别和城乡地区分布特征:年龄别死亡率曲线近似“√”型,<1岁组死亡率较高为767.60/10万,10-岁死亡率最低为21.29/10万,此后各年龄组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至85岁以上年龄组达19043.54/10万的最高值,符合年龄别死亡率规律。男、女死亡率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男性高于女性(X2=1761.08,P<0.01)。 城市地区死亡率为526.04/10万,标化率为562.68/10万;农村地区死亡率为612.51/10万,标化率为696.70/10万。城乡死亡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城市地区死亡率低于农村地区死亡率(x2=245.28,P<0.01)。 3 主要死因顺位及年龄别分布特征:主要死因构成与全国其他省基本相同,我省居民全死因中,脑血管病死亡构成比为27.54%,是居民的主要死因,居首位;其次为恶性肿瘤,其构成比为22.23%,居第二位;心脏病构成比为19.16%,居第3位;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为11.61%,居第4位;损伤和中毒构成比为8.99%,居第五位。男性组前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女性组前五位死因是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 在各主要死因死亡率的性别分布中,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死亡率男、女差异显著,男性高于女性(x2=16.36-1671.86,P<0.01)。 各年龄组死因统计表明,0-岁组死亡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和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15-岁组、30-岁组劳动力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和恶性肿瘤,45-岁组所占比重较大的是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65-岁组是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 4 主要死因变迁:从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我省居民的疾病模式有了明显变化。心脑血管病一直占据首位,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在死因构成中的顺位从第3位和第7位上升到第2位和第5位。传染病、呼吸道结核明显降低,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上升明显。 结论: 1.我省居民的全死因死亡率具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别差异。男性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城乡死亡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城市地区死亡率低于农村地区死亡率。 2.危害我省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死因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和伤害(包括损伤和中毒)。 3.主要死因年龄别分布具有明显差异。不同年龄段应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4 我省居民的疾病模式有了明显变化,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等慢性病及伤害有上升趋势,而传染病、呼吸道结核下降明显。居民死亡模式的变化提示慢性病和伤害的防治是我们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要针对不同人群的特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其他文献
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有一定的技巧水平和身体素质,并通过他们的示范教学使所教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实处做起,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上好每一节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国家提出的培养合格人才的标准。  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说,如何准确地预计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就成了一个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但
教育的希望在课堂,课堂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围绕一个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以发展,而课堂则是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在课堂模式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理念,所以,在推进课改时我们就提出了课堂模式改革必须做到“四个有利”,即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有利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  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