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编程接口,即API,是软件系统不同组成部分衔接的约定,它描述了一个软件具有何种功能以及其他软件如何调用该功能。通常将实现某种API所描述功能的软件称为API的实现。由于软件开发自身的特点,API广泛存在于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应用软件中。历史上,出于软件兼容性的考虑,重新实现某种API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重新实现API需要遵循某种API的技术描述,重新开发相应的功能。尽管这种重新实现在软件具体功能开发中使用了不同的表达,但是其对API的复制是不可避免的,由此也引发了API是否具有可版权性的争议。本文主要论证API具有可版权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合理使用制度对API的版权保护进行适当限制,避免这种保护妨碍软件创新。最后,本文对我国的API版权保护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API可版权性的分析可以从其文字部分和非文字部分分别进行。API的文字部分主要由分散的声明代码构成。就单行声明代码而言,又可以区分为技术描述部分和命名部分。笔者认为,技术描述部分单纯地描述了API的参数、返回值、属性等信息,由于混合原则,该部分不受版权保护。对于命名部分,由于其文字长度较短,难以体现独创性,也不受版权保护。又由于技术描述部分和命名部分的组合方式是固定的,没有个性选择空间,因此,单行声明代码也不满足独创性要求。API的独创性主要体现在其结构上,即其非文字部分。由各行声明代码形成的API结构,同时也体现了软件(API的实现)的结构,而软件结构可以体现开发者的独创性,相应的,API的结构也可以体现出独创性。作为一种具有独创性的表达,API具有可版权性。有观点认为,API属于操作方法,因此不受版权保护。笔者认为,这种争议的根源是软件作品的实用性特点。如果承认API属于操作方法,那么任何软件最终都可以被归入操作方法,而这与软件结构受版权保护是矛盾的,软件版权保护理论将无法自洽。为了维护软件版权保护的理论自洽,应当将API视为一种对操作方法的表达而非操作方法本身。有反对者担忧,承认API的可版权性之后,将导致无法自由地重新实现API,进而影响软件产业的创新发展。笔者认为,市场可以有效地引导API的利用。另外,合理使用制度也可以缓解API的版权保护和软件创新之间的紧张关系。笔者建议我国通过立法、法律解释或具体案件的判决明确API的可版权性,同时完善对API的合理使用制度。在保护API版权的同时还要防止对API版权的滥用或以API的版权保护为名进行不正当竞争。对于因历史原因造成的对API的复制,如果没有明显的不公,应当尽可能地维持现状,防止对已有的产业秩序造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