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完整的血管内皮在维持血管稳态和防止血栓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内皮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可导致血管收缩和血栓形成,这些过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循环内皮细胞(CEC)作为血管内皮损伤的指示物,以血浆内皮素(ET-1)反映血管内皮的功能变化,研究了AMI患者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功能变化。 材料和方法:41例AMI患者分为两组,A组26例,无梗塞后缺血事件及心力衰竭;B组15例,有上述并发症;21例健康人做为对照。CEC应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光镜下计数。FⅧ-RAg间接放射免疫荧光法鉴定。ET-1应用放免试剂药盒测定。记录患者的各种临床数据(Killip分级、LVEF、CK等),动态测定患者在入院后72小时的血浆ET-1水平和CEC计数。 结果:两组患者血浆ET-1和CEC均在AMI发病的早期4小时即达峰值,ET-1水平在A组和B组分别为10.30±2.96pg/ml和12.96±2.23pg/ml;CEC计数分别为11.40±3.06个/0.9ul和15.20±2.28个/0.9ul。以后随时问下降但在72小时内各测定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不同的是:具有合并症的AMI患者(B组),其血浆ET-1水平和CEC计数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A组患者(P<0.01);且随时间下降速度缓慢,在48小时和72小时仍呈较高水平,均高于A组患者(P<0.01);经直线相关分析,两组患者的ET-1和CEC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01)。 讨论:血浆ET-1水平和CEC数量在AMI早期显著增加,二者可做为心肌梗塞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变化的指示物;在有并发症的AMI中二者呈现持续升高,这可能与梗塞后再缺血的发生和心脏功能减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