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流通郊率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forgetyo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部六省(豫、鄂、湘、皖、赣、晋)在我国农产品供给体系和农产品流通领域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的农产品市场建设和农产品流通都取得了不俗成绩,却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关于国内农产品市场整合、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实证研究极为缺乏,加之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农产品流通问题愈发重视,因而对中部乃至全国农产品市场整合与农产品流通效率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实证分析为重点,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明确了市场整合与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概念、影响因素、二者关系以及评价方法等问题。二是定性考察了中部六省农产品流通及市场整合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基于相对价格法中的方差分析法,对中部六省以及全国的农产品市场整合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四是基于DEA-Tobit两阶段法,首先利用超效率模型对中部六省以及全国的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了评价,然后利用Tobit模型着重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所得的主要结论有:其一,近十年来,我国及四大地区农产品市场整合程度也在波动中逐步提高,但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区域差异,中部地区市场整合程度最高,进步速度也最快。中部六省中,市场整合程度由高到底分别是河南、湖北、山西、江西、安徽、湖南;市场整合进步速度由快到慢分别是安徽、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其二,近十年,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整体上呈稳定提高态势,同时也表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流通效率最高的是东北,东部、中部次之,西部最低;流通效率最高的三个省份是上海、黑龙江和吉林,最低的是宁夏、青海和西藏;中部六省在全国排名差距较大,由高到低分别是河南、湖南、山西、湖北、安徽、江西。其三,流通载体类因素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最大,流通支撑类因素次之,流通渠道类因素再次之。其中,市场分割程度的影响最大(负作用);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水平次之(滞后或阻碍作用);农产品商品化率对农产品流通效率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农产品流通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投入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小;交通运输条件、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产品交易市场的营业能力以及农产品流通信息化程度对农产品流通效率也具有一定影响,只是具体表现略有不同。
其他文献
家庭是社会单位最小的细胞,婚姻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婚姻家庭领域,人们渴望爱情,追求高质量的婚姻。但是西方价值观和多种社会力量的作用使人们的婚姻观念和行为越
评价理论自马丁提出之日起,便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该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法所提出的人际意义进行的最新研究。基于评价理论的三大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系统,我们可以
土地作为与每个人特别是农民的生存息息相关的生命源泉,作为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发展农村经济的物质基础,对于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至关重要,而作为不动产物权,土地相关权利
当下,消费主义大潮席卷中国,文学不能免俗地变为一种消费。同时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过去慢节奏的纸质阅读日渐不能满足文学消费者的需求,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发展与创新,为传
城镇化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它伴随着工业化发展而产生,主要现象表现为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客观趋势,标志着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程度
我国现行《刑法》第20条共有3款内容,其中第1款的内容是关于正当防卫,第3款的内容则是新增加的特殊防卫权。新刑法公布实施以来,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便围绕着第1款和第3
目的 :通过护理专案活动降低骨科外来器械清洗不合格率。方法:成立护理专案小组,通过现况和要因分析,确立"降低骨科外来器械清洗不合格率"为活动主题,结合工作实际将改善目标定为
自2005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以来,全国上下积极探索符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在不断的探索中,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根据区域经济的优质发展目标,要不断协调我国区域之间的发展,从而缓解各区域之间经济不平衡的经济体系,通过以点带面,以东西部和南北
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今天,图形随处可见,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都一样,正在不断地学习,心灵常常因感动而震颤,富于创造精神,我们在创意的生命中接触、交融,相互学习,相互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