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脉冲功率技术的广泛应用与飞速发展,激发了人们对高储能密度材料的要求。SrTiO3是典型的先兆性铁电体,在室温下不具有铁电性,因此相比于其他钙钛矿铁电材料具有更大的击穿场强和储能效率。但是该材料的极化强度相对较低,因而限制了其作为储能材料的发展与应用。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通过构造缺陷复合体和“离子对”的方法,调控SrTiO3基薄膜材料的极化行为,提高极化强度,从而增大其储能密度。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脉冲功率技术的广泛应用与飞速发展,激发了人们对高储能密度材料的要求。SrTiO3是典型的先兆性铁电体,在室温下不具有铁电性,因此相比于其他钙钛矿铁电材料具有更大的击穿场强和储能效率。但是该材料的极化强度相对较低,因而限制了其作为储能材料的发展与应用。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通过构造缺陷复合体和“离子对”的方法,调控SrTiO3基薄膜材料的极化行为,提高极化强度,从而增大其储能密度。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探讨了Bi3+-VSr′′-Bi3+缺陷复合体和Bi3+-Li+“离子对”对晶体结构的影响,分析SrTiO3基薄膜铁电性的来源。通过调控极化行为,达到优化SrTiO3基薄膜储能性能的目的。在SrTiO3中引入Bi3+,通过预置锶空位(VSr′′),构造Bi3+-VSr′′-Bi3+缺陷复合体,优化SrTiO3基薄膜的极化行为。结果表明,5 mol.%和10 mol.%Bi3+掺杂的Sr1-1.5x-1.5x Bix Ti0.99Mn0.01O3薄膜在室温显示出良好的铁电性。Bi掺杂量为10 mol.%的薄膜具有最优的储能特性,在1982 kV/cm时,储能密度为24.4 J/cm3。且储能性能在30-110 oC的范围内展现出良好的温度稳定性。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Bi3+和VSr′′可以形成Bi3+-VSr′′-Bi3+缺陷复合体,最终导致TiO6八面体发生倾转,产生铁电性。通过施主-受主共掺,在SrTiO3的A位引入Bi3+和Li+,形成Bi3+-Li+“离子对”,增大薄膜的极化强度。结果表明Sr1-x(Bi0.5Li0.5)x Ti0.99Mn0.01O3薄膜具有室温铁电性,且Bi3+-Li+掺杂量为2.5 mol.%的SrTiO3基薄膜在3307 kV/cm的电场强度下获得最大储能密度,为47.7 J/cm3,储能效率为67.0%。这主要是由于“离子对”的引入打破了晶体的对称性,造成局域晶格的畸变;同时“离子对”周围的正负电荷发生位移,从而导致局域极化的产生。利用上述不同的缺陷类型,在SrTiO3薄膜中复合掺杂Bi3+-Li+-X(Na+/K+/Y3+)离子,研究了不同种类的三元复合掺杂对薄膜储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i3+-Li+-K+复合掺杂和Bi3+-Li+-Na+复合掺杂的SrTiO3薄膜具有良好的室温铁电性。Bi3+-Li+-Y3+复合掺杂的SrTiO3薄膜具有最低的Pr值,同时其具有良好的耐压性,因而Bi3+-Li+-Y3+复合掺杂的SrTiO3薄膜的储能密度在3600 kV/cm的电场强度下达到了最大值21.1 J/cm3,并且其储能效率在此电场强度下也达到了最大值为71%。
其他文献
多孔碳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因为功率密度高、循环稳定性好、倍率性能优异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由于水的分解电压较低,水系超电容的应用领域受到限制。在燃料电池车(FCV)中,通常采用超级电容器作为峰值电源,与燃料电池并联作为能源子系统。本论文首先发展了一种批量制备大比容量多孔碳材料的方法,然后利用此法制备了氮掺杂和铁/氮共掺杂的多孔碳材料,并研究了其作为超电容电极材料和氧还原电催化剂的性
单核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兼性胞内革兰氏阳性的食源性致病菌,是李斯特菌病的病原体。李斯特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这与Lm在人体内能够跨
当人进行思维活动时,脑电信号会随之变化。为了能够建立脑电信号和相应思维活动之间的对应关系,国内外学者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力图达到最优的信号分类模式,其中有通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近切触度量流形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了一种特殊的近Kenmotsu流形——(k,μ)’-近Kenmotsu流形的局部结构定理.文章首先介绍了(k,μ)’-近Kenmotsu流形的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且富含半胱氨酸(Cys)的一类低分子量蛋白,已在包括原核生物、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等多种生物中分离并被研究应用。通过其半胱氨酸硫醇基团与重金属具有结合能力,在金属稳态和重金属毒性、DNA损伤、氧化应激、拮抗电离辐射等保护中起重要作用,并为其他金属蛋白和金属酶类提供活性中心,在营养保健、医药、生物工程、养殖及环境监测保护方
量子通信是指利用单量子比特或量子纠缠进行信息传递和处理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是量子论和信息论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量子通信的绝对安全性和高效性是经典通信所无法达到的。由于其潜在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量子通信逐渐成为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并且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中的一种奇特现象。量子纠缠作为量子通信中的重要资源,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量子问题需要用到
犹豫模糊集是模糊集的一种推广,允许一个对象属于一个模糊概念的隶属度有多个值,反映的是决策者的犹豫性。犹豫模糊信息系统是指对象在属性下的取值是犹豫模糊元。本文研究犹
平板绕流属于经典的基础流体力学问题,涉及边界层分离、尾迹等复杂流动结构,平板受流体激励,诱发结构振动、流动噪声等现象。平板绕流现象常见于水力机械、桥梁、海洋、地面交通等工程领域,对其研究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与普通平板相比,D型平板对前缘进行了修圆,使得流动分离点发生变化,影响了其尾涡脱落形态与发展规律,平板受力特性也发生了改变,对其研究可为流动控制、低噪声叶片设计提供参考,也可为数值计算
目的探讨血清Ig G4水平在临床疾病中应用价值,分析其与类风湿关节(Rheumatoid arthritis,RA)疾病活动的关系,及在RA共病(多系统受累)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3
趋化方程(组)是一类刻画细胞自我组织和趋化运动规律行为的数学模型,这类问题经典的研究模型是Keller-Segel模型。经典的Keller-Segel模型主要描述了细胞和周围化学信号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在实际生物学背景中,细胞所处流体环境对于细胞趋化运动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一生物现象由趋化-流体方程组(chemotaxis-fluid systems)来刻画,本文将就这类模型进行定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