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诸城市的农村社区化建设在全国具有一定代表性。2007年以来,诸城把全市农村科学规划为208个农村社区,每个农村社区选择一个中心村,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一站式”的公共服务。2009年初,诸城又提出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化发展,形成了集聚式发展的“诸城模式”。2010年以来,山东各地正在推广“撤村改社区”的“诸城模式”,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城乡均等基本公共服务。本研究以诸城农村社区化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农村社区化产生的背景、经济基础和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然后对诸城市农村社区化发展的主要内容、保障措施、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总结。然后深入分析诸城市农村社区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且针对集中居住这一重点和难点问题,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对影响农民向社区生活区搬迁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上述分析,全面总结了诸城市农村社区化发展的经验,为诸城农村社区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为山东各地学习诸城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研究发现,诸城农村社区化发展是公共服务、经济、政治、文化、组织、居住形态的全面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农民向社区生活区搬迁意愿与农民的经济状况、对生活区的评价、农户的职业成正相关,与农户的住房条件、搬迁成本、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年龄成负相关。因此,提出加快诸城农村社区发展的建议:一是加大对社区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加快推动城区企业向农村社区转移,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业;三是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四是实施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改革,发展社区集体经济,科学经营集体资产;五是推进土地的有序流转,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六是积极发展社区金融、商贸流通、物业管理等现代服务业,增强农村社区经济活力;七是完善社区生活区的基础建设,制定合理的搬迁和补偿方案,减小农民的搬迁成本,促进农民向社区生活的集聚融合;八是实行参与式发展,发挥社区学院作用,提高农民的参与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