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化解矛盾冲突、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社会和谐为尺度和切入点,对孔子通过“教育公平”而达致教育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的观点进行梳理和研究,并探讨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公平与教育和谐建设的借鉴意义。孔子将教育作为实现社会和谐根本而又有效的手段。面对社会剧变导致的礼崩乐坏局面,孔子期望恢复周礼,实现仁政德治的政治抱负,为此就要培养中正仁和的君子。他的教育思想以公平为价值取向,给予平民参政的机会。这种教育和谐的价值观包括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来达致和谐人格的培养,用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挖掘个人的潜能,用中正无偏的标准评价学生,从而实现和而不同的学术原则。基于此,孔子提出了系统的教育公平思想,并身体力行。“性相近”隐含了孔子的人性平等思想取向,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认识前提;“有教无类”彰显了孔子教育公平的出发点,至今也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教学相长”、“因材施教”体现了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视,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方式,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而“学而优则仕”的“贤贤”主张则是对当时分封制下以血缘为基础的任人唯亲的“亲亲”标准的否定,是孔子教育公平主张的落脚点,展示出他由教育公平导向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政治抱负。当代社会转型带来的高等教育困境与孔子所处的社会大变革时代而导致的教育震荡有相近之处。当代的和谐社会建设与孔子的德政礼治理想亦相映成趣。孔子在实现他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和谐社会的构想与实践中始终贯彻一个清晰的思路,即教育公平→教育和谐→人的和谐→社会和谐,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和谐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追求教育公平首先应当真正按照人人平等来设计教育政策和改革措施;教育改革应当着眼于消除身份地位对教育资源分配的影响,而不是放大这种影响;应当通过构筑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来优化教育生态,塑造教育的和谐与高尚;“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需要民主、先进的教育方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量才任用,人尽其才的就业理念保障高等教育结果的平等,改革大学生分配制度,强化监督监管,克服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等对大学生分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