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市位于长三角地带,是江苏省的省会,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华东地区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工业生产基地。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南京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引起了高度关注。本研究结合化学分析和生态毒理试验,对南京市典型工业区土壤进行较为系统的、全面的健康风险评价和生物毒性诊断,为环境监测和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以及科学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南京市典型工业区土壤重金属与有机物污染监测南京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很大的变异性,已经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和影响。多环芳烃中环数量较少、分子量较小芳烃的含量相对较低;环数量较多、分子量较大的芳烃含量相对较高,主要来源于生物质和煤燃烧过程。南京工业区各个采样点土壤风险指数均在不同程度上超过了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推荐的风险上限,均具有显著的风险,应引起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部门的高度关注。(2)土壤生态毒理诊断Cd2+单因子胁迫实验可以推出株高和鲜重的无可见效应浓度和最低可见效应浓度值分别为1.124mg·L-1和5.621mg·L-1。经统计分析污染土壤与小麦毒性效应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株高、鲜重、chla、chlb、SOD、AMS及GSH的回归方程的sig值均小于0.05,这些生理指标对污染土壤比较敏感,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监测复合污染的生物毒性。(3)土壤浸出液健康风险评价及生物毒性效应综合不同土壤浸出液污染物毒性试验结果来看,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多介质环境目标值模型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工业区土壤浸出液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危害性。环境影响度与重金属污染程度基本一致。根据风险表征模型,大多数监测点位都检测到基因毒物质,且风险度高于EPA规定的风险阈值,应引起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部门的关注。幼苗早期发育、种子发芽率并不能灵敏的指示污染物毒性,而淀粉酶、抗氧化酶活性和蚕豆根尖微核,经研究证实,可成为早期诊断和预警灵敏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