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Dscam跨膜区变构对免疫功能输出的影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iao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变剪接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现象,在提高蛋白功能多样性并调节基因表达及多种生理功能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唐氏综合征细胞粘附分子(Dscam),最初因其在连接神经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被熟知,之后的大量研究发现其可以作为病原体特异性识别分子参与了节肢动物免疫反应,在抗菌肽表达、细胞吞噬及血细胞增殖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Dscam可产生几万种至几十万种可变剪接异构体,且该现象仅存在于节肢动物中,是可变剪接的代表性基因。Dscam蛋白具有两种结构:跨膜型Dscam(m Dscam)和分泌型Dscam(s Dscam)。m Dscam的跨膜(TM)结构域可发生可变剪接产生两种跨膜变体,即Dscam[TM1]和Dscam[TM2]。目前对于这两种跨膜变体在免疫方面的差别尚不清楚,因此我们以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聚焦于m Dscam的跨膜结构域,对这两种跨膜变体的免疫功能分化进行了探究。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从中华绒螯蟹基因组中获得并鉴定了Dscam[TM1]和Dscam[TM2],命名为Es Dscam[TM1]和Es Dscam[TM2],接着对这两种跨膜变体的跨膜结构域进行了疏水性分析和跨膜方式分析;多序列结果表明Es Dscam[TM1]和Es Dscam[TM2]的跨膜结构域高度保守。系统发育分析表明,Dscam[TM1]和Dscam[TM2]在进化上为独立的两支,然而只有1种TM的溞类m Dscam在进化上可与无脊椎动物Dscam[TM1]分为一支,这暗示着Dscam[TM1]和Dscam[TM2]可能存在非对称进化的现象。组织分布表达显示Es Dscam[TM1]和Es Dscam[TM2]在脑和免疫组织中高表达。在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血细胞之后,Es Dscam[TM1]和Es Dscam[TM2]积极响应病原体的侵袭,在核酸水平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调,这表明Dscam的两种跨膜变体均参与了抗菌免疫反应。为了探究这两种跨膜变体是否对不同种细菌具有特异性表达,我们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分别进行了副溶血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刺激,通过针对血细胞的二代测序技术发现,两种细菌刺激后Dscam[TM1]的m 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Dscam[TM2],表明上述两种跨膜区变构体可能在抗菌免疫反应中具有差异化的功能。为进一步厘清其免疫功能,我们使用RNA干扰技术在中华绒螯蟹血细胞中分别敲降了含有TM1或TM2的跨膜型Dscam表达,结果发现上述基因敲降对抗菌肽表达的调控存在差异,Dscam[TM2]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比Dscam[TM1]更为广泛和重要的作用。跨膜区的功能差异还可能与其所携带细胞内区段可变剪接外显子的不同有关,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发现Es Dscam[TM1]所携带的33号可变剪接外显子比例显著高于Es Dscam[TM2]。鉴于跨膜型Dscam细胞内区段第33号可变剪接外显子存在内吞基序的现象,我们使用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对含有TM1或TM2的跨膜型Dscam的吞噬调控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Es Dscam[TM1]具有更强的血细胞吞噬调控功能。上述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跨膜型Dscam跨膜区的两种功能域在该蟹血细胞抗菌免疫反应中具有差异化的功能,且可能与其所携带的细胞内区段可变剪接外显子有关。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跨膜型Dscam跨膜区功能域的免疫功能研究缺失,为全面揭示跨膜型Dscam的免疫调控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皮层纤毛器是纤毛虫原生动物生理活动的重要执行者,其结构特征与分化规律携带着可靠的系统发育信息,是进化生物学和系统学研究的重要关注点。皮层纤毛器超微结构作为重要的形态学视角,是纤毛模式及其发生这些传统分类特征的重要补充,在面对“分子系统“与“形态系统”的矛盾时,对其进行再考量是解决疑难系统问题的主要途径。但局限于多种原因,目前对纤毛门超微水平的研究相对滞后,对于皮层纤毛器超微结构在亚纲以下不同阶元系
学位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淡水盐碱化导致淡水生物正处于从未经历过的盐度水平,淡水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然而目前对淡水生物适应盐度升高的能力仍知之甚少,因此了解生物适应盐度变化的进化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浮游动物能否以及如何应对水体盐度变化,主要内容如下:种内变异的存在能够为生物种群的进化提供原材料。因此本研究以常见的小型浮游动物——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和
学位
一百多年前,达尔文提出水鸟是水生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运输载体,可参与多种水生生物的扩散(dispersal)过程。作为强有力的飞行载体,水鸟有能力将水生生物的繁殖体运输到遥远的新生境,形成新的种群。近年来,不断有研究人员对水鸟的扩散作用进行研究,表明水鸟可以通过体外携带或体内摄入的方式完成对水生生物的扩散过程。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欧洲地区的水鸟,对于其它航线例如美洲与亚洲航线的研究较少,对于水鸟获取
学位
淡水资源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资源的3%左右,国内乃至世界上仍有许多地区存在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因此合理节约淡水资源、开发以及利用咸水资源迫在眉睫。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餐桌上水产的肉质和风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淡水鱼类的咸水养殖开始在一定区域得到推广和应用。用咸水水域养殖淡水鱼类不仅能降低鱼类病害的发生,还能有效地改善产品的肉质和风味,
学位
髓样分化因子-2相关的脂质识别(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2(MD-2)—related lipid-recognition,ML)结构域存在于多种蛋白质中,包括MD-2、MD-1、Niemann-Pick病C2型(NPC2)、GM2激活蛋白(GM2 activator protein,GM2A)和多种功能未知的蛋白。ML蛋白主要参与调节细胞内的脂质代谢、LPS
学位
湿地围垦是一种常见的生态工程,如通过围垦蓄水治理互花米草等,但全封闭的围垦方式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大,目前采用内外水系可连通的半封闭围垦和开放式围垦等方式,但是否也会对湿地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必要开展相关的研究。本文对南汇和崇明东滩湿地不同围垦生境下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生态质量状况进行研究,比较了不同围垦方式对两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影响和环境因子变化的差异性。同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探讨了
学位
血细胞(Hemocytes)在无脊椎动物中行使免疫细胞的功能,同脊椎动物的血细胞类似,在先天免疫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观念认为,成熟的循环血细胞缺乏增殖能力,然而在无脊椎动物中进行的单细胞RNA测序结果以及后续的功能研究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COP9信号体(Constitutively photomorphogenic 9 signalosome,CSN)是存在于整个动物界中的保守蛋白复合物,
学位
金线兰属(Anoectochilus Bl.)植物因其天鹅绒质感的叶片上常嵌有明亮的网状金色斑纹以及出色的药用功效而备受人们喜爱。叶斑在植物的生存适应和繁衍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但影响本属植物叶斑和叶色的叶解剖结构基础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将野生金线兰分为四类,即常见型C、绿叶型G、黄斑型Y和少纹型F,对它们在土壤栽培和组织培养条件下的宏观形态进行观测,发现其叶斑和叶色特征在本研究的培养条
学位
抑郁症是以持久而显著的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情感性障碍类疾病,其发病率逐年攀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当前,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主要以抗抑郁药物为主,但存在着程度不一的不良反应、药物依赖以及停药后复发等不足之处。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与抗抑郁西药相比,具有多层次、多靶点、多系统的调节作用,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运行气血、调和阴阳等作用,可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失眠、焦虑
期刊
拟叶螽亚科Pseudophyllinae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螽斯科Tettigoniidae,是一类善于伪装的昆虫,其分布广泛,类群较为丰富。目前,关于拟叶螽亚科的研究多为经典分类学研究,分子学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11属11种拟叶螽亚科昆虫进行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对拟叶螽亚科的丽叶螽属Orophyllus、弧翅螽属Hemigyrus、翡螽属Phyllomim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