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跑运动员传统的力量训练主要针对上下肢和局部大肌肉群进行训练,导致以腰腹为代表的核心区域的力量训练相对薄弱,造成运动员在快速运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包括自身重心控制不稳问题、腾空阶段下肢快速运动提供动力支持的问题等,这些对运动员的速度提升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功能性力量训练能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若将功能性力量训练应用于短跑力量训练过程中,必然有利于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提升以及整体运动能力的强化。所以,为探索与短跑专项技术特征更为匹配、实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在短跑力量训练方法及手段上不断创新,笔者对功能性力量训练在初中生短跑训练过程中的运用加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实验法等,选取了南京市宁海中学田径队的2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全面探讨了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相关问题,研究结果证明:(1)初中生短跑队员进行功能性力量训练其各项身体素质明显提升,百米成绩提高,运动能力进一步提升。(2)功能性力量训练不仅有利于初中生核心区域肌肉力量的提升,更在躯干肌肉的整体控制和平衡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3)通过功能性力量训练能够促进初中生基础力量素质的提升,同时对于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下肌肉力量的充分发挥也有着促进意义。(4)在初中生短跑队员绝对力量提升这一方面,功能性力量训练的效果并不显著。(5)功能性力量训练能够迅速提高初中生短跑队员的专项速度质素。(6)由于体能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经过功能性力量训练男女生力量、速度素质所发生的变化也不尽相同。通过系统而客观的研究后,笔者提出了如下几方面的建议:(1)首先对功能性力量训练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明确功能性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意义。(2)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更为适合的训练手段及方法。(3)功能性力量训练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训练学原则。(4)功能性力量训练在短跑力量训练过程中必须充分兼顾短跑运动的专项特征。(5)应针对功能性力量训练建立系统、完善的检测评价体系,以期为功能性力量训练在初中生短跑项目训练过程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