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思的美妙平衡——郑敏诗歌创作论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term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汉语诗坛“世纪常青树”的“九叶”诗人郑敏,从上个世纪40年代初涉文坛从事诗歌创作,到今天仍在思考着中国新诗的命运,是汉语诗歌史上的一个独特的存在。本文以郑敏的诗歌创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首先探讨其诗歌主题的发展演变,进而从意象、意境、结构和语言方面论述郑敏诗歌的创作技艺,并指出她的独特之处在于创作中诗与思始终并行不悖地展开,相互生成并达到平衡之美,这种平衡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第一章从郑敏诗歌的主题入手,分阶段研究其诗歌在不同时期的侧重点,生命、苦难、死亡和寂寞是前期诗歌突出的主题,后期诗歌主题中不变的是生命意识,又增加了对“不在之在”的探索。此章旨在把握诗人创作脉络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诗歌内容同诗人创作思想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着眼于对郑敏诗歌创作技艺的探讨。其中自然意象和主体性意象共同构筑了郑敏诗歌的艺术园地,又为深远意境的营造奠定了基础,意境方面打通了和中国传统诗歌的联系;结构方面,诗人卓有建树,本文以两种典型的结构形式:展开式结构和高层结构为突破点,以探究其诗思的内在秩序和脉络;另外,独特的艺术悟性使诗人能够巧妙地完成语言的诗之转换,深厚的哲学基底又形成了其诗深邃的内涵,达到了深邃性(陌生化、玄思性、张力感)和可感性(雕塑感、绘画美、音乐性)的平衡。  第三章主要就郑敏诗歌所实现的诗与思的平衡来谈,一方面这种平衡是诗歌自身的平衡,表现在艺术与现实的平衡、澄明与含混的平衡、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另一方面,在现实语境中,这种平衡对“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弊端具有纠偏的作用,也为当下诗歌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仿真是实现调度员培训仿真(DTS)系统的重要环节.传统方法存在装置动作过程描述困难、软件可重用性差、系统开发工作量大的问题.利用Petri网可进行离散事件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家庭收入的增加,汽车正在越来越多地步入普通家庭,车辆驾驶人员也随之逐渐年轻化,人数不断增加,在这种形势下,车内装饰特别是驾驶室的装饰形式更加丰富
从语境理论来看,电视新闻语体以新闻文本语言为核心,以动态画面与声音建构新闻语境共同进行新闻叙事,通过电视媒介“视听共同体”传播给受众。传播者的意图和受众的认同作为
阅读,是一个很矛盾的现象,既有最个人化的一面,也有最大众化的一面。阅读的生产和再生产,绝对是世界上最难的事,难就难在众口难调。恰如街上的餐馆,既要有尝鲜的食客,又要有
作为一种在海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力的跨境方言,长期以来,中外学者们对闽南方言的研究热情就未曾减弱。近年来,随着国内对语言资源的日益重视,陆续实施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
庐隐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符号,紧紧地和“五四”运动绑在了一起,庐隐以“问题小说”迅速登上文坛,运用“主观抒情的浪漫主义”写法成为文坛的一支奇葩。笔者之所以选择研究庐隐创作
刘克庄是晚宋文坛一大家,诗词文皆善,交游广泛,被推尊为江湖诗派领袖;他享年八十三岁,历经孝、光、宁、理、度五朝,在理宗朝,一度任至高官,并与郑清之、贾似道等政要均有交往。无论
四、水雷学堂、电报学堂和北洋铸币厂rn水雷学堂和电报学堂(类似于今日的专门技能培训班)都是天津机器制造总局附设的学校,机器局既已能够生产各式水雷,如500磅药碰雷,1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