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报酬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be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校外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活动。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在参加顶岗实习期间,其权益受损的现象严重,尤其是实习生的合法报酬权得不到切实的保障。譬如部分企业不给或少给、拖欠甚至克扣实习生的实习报酬,更有企业强迫实习生加班加点但拒付任何形式的实习报酬。近年来,国家政府为保障顶岗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政策,如200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和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就明确提出并规定了顶岗实习学生的报酬权,这为保障实习生的合法报酬权提供了政策依据。但实际情况下,国家有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实习单位和高职院校职责不明,相互推诿,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维权意识淡薄等诸多原因,实习生的报酬权得不到切实保障,亟需研究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基于这样的现状,本文试图通过了解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获得报酬的现实情况以及分析目前存在的有关实习报酬的主要问题,从而揭示出制约高职院校学生获得报酬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高职院校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存在的有关实习报酬的问题有:企业接受实习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看重实习生的劳动而轻视对实习生的培养;企业不能同工同酬;签署实习协议情况少;实习生维权意识弱;实习生异化实习目的,片面追求实习报酬;学校缺乏有效的监管;国家有关政策无法落实到位等。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社会责任和义务;企业对待实习生和正式员工不能同工同酬;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国家政策缺乏约束力;实习生维权意识淡薄;个人定位不准确,实习动机不强;实习压力迫使学生不敢维权。根据对高职院校学校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实习报酬问题的梳理和原因的探究,笔者从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四个维度展开细致分析,认为需要发挥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全方位的作用,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保障高职院校学校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获得合理合法的报酬。
其他文献
文章从新公共管理视角考察了西方高校管理体制的变革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意义,并从"创业型"大学建设与管理、学生评估与制度评估体系的建设以及"后合并"时
以探讨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的特点和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对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影响为目的。采用测量法,测查283名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调查结果表明:留
由于规范的粗疏,我国的立法者没有将刑事强制措施区分为侦查到案措施和强制候审措施。这导致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适用混乱的局面。虽然2012年修订刑事诉讼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资源,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等特点,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技术创新的高低决定了企业,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地位。然而,相比于其重要程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从事形象设计教学的经验,融合历代中西方眉型设计的特点,详细解说了眉型设计的发展历程和流行的特点。同时结合现代美容解剖学对眉型的美学观点论述在各种面型
对西方罪犯危险性评估领域的第三代量具的最重要代表——LSI-R量表进行的本土化实证研究发现,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并在解释缓刑犯违规行为方面表现出显著的预测效度
<正>故事梗概:放学后,小强和小明在校园里因为手机发生了冲突,小强嘲笑小明用的是&#39;老人机&#39;。在老师的调解下,双方和解,恢复了友谊。通过这件事,学生明白了物质的攀比
确定企业资本结构是企业的主要决策内容和理财能力的表现。对我国饭店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筹资策略与筹资顺序、资金运作等提出了建议和看法。更多还原
现代企业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主要包括数据网、语音网、广播网、视频监控网、有线电视网五大子系统。我们通过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优化通讯系统,并根据需求配置各种布线系统。
传统民俗学虽将民俗与日常生活置于二元区隔的关系之中,但对民俗"殊异"与"泛在"并存的特质有所忽视。而集体记忆理论,因其兼顾记忆的当下与集体的双重属性,故能在主客体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