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用地的越来越紧张及各类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的高度不断增加。《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规定的常规结构体系有时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高层建筑的需要。当结构高度较大时,框架-筒体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常规结构体系,其抵抗侧向风载及水平地震作用的刚度常存在不足。在框架-筒体结构中设置加强层能发掘和利用翼缘柱的整体抗弯能力,能较经济且有效地增大结构抗侧刚度、减小结构侧移。本文对设置加强层后框架-筒体结构在水平静载作用下的侧移特性、静力刚度、结构参数对结构抗侧刚度的影响、构件刚度匹配及结构优化方面进行了分析。论文首先介绍了高层框架-筒体结构中设置加强层的作用机理及理论分析模型、基本假设与分析方法;针对设置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静、动力特性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能考虑普通楼层梁及楼盖结构的影响,考虑加强层大梁、内筒及外柱的弯曲剪切作用的分析模型;在查阅文献基础上,提出对设置多道加强层框架-筒体结构进行静、动力分析的可行方法;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基于所建立的分析模型和设想的分析方法,将普通楼层梁等效为沿高度方向均匀分布的连续介质,运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顶部加强子结构在任意水平分布静载、倾覆力矩及顶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控制平衡方程;运用泛函变分法分析求得了子结构在以上三种侧向荷载作用下的侧移曲线解析式;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求得设置多道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侧移曲线。在获得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解析解后,通过对一简单算例进行数值分析,对顶部设置加强层的框架-筒体子结构中普通楼层梁、加强层伸臂及外框柱等结构构件对结构整体抗侧刚度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同时对楼层梁、加强层、内筒及外框柱的刚度匹配进行了分析,从静力抗侧刚度角度对结构的特征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并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提出了具体的结构布置及设计概念、方法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