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不仅关系着企业对外报告的可靠性,更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合法合规性。当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时,会给企业造成声誉下降、股价下跌、融资成本大幅提升甚至监管机构的处罚等负面影响,因此及时有效的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是保障企业内部控制正常运行和目标顺利实现的必经之径。但是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在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方面赋予管理层较大的权力,管理层很可能出于机会主义“逃避”甚至“拒绝”修复内部控制缺陷。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及时有效的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成为社会各行关注的焦点。公司治理与外部审计作为治理的内外角度,能够通过监督、协助作用促进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已有学者就以上二者对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作用分别进行研究,但有关二者对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交互作用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经过梳理文献、归纳理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代表公司治理水平的综合指标,以沪深两市2011-2017年A股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公司治理与外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得到了以下结论:(1)在一定条件下,公司治理能够促进内部控制缺陷修复,且公司治理水平越高,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效果越好;(2)在一定条件下,外部审计能够促进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优化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效果;(3)在一定条件下,外部审计能够促进公司治理进行内部控制缺陷修复,且外部审计能够正向调节公司治理对于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效果。然后,以新疆浩源为例,进一步探究在现实中公司治理对于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作用及外部审计的调节作用,以实际案例来检验实证结果。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当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时,外部审计通过发表非标审计意见对企业进行预警,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将采取相应措施积极修复。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分别从公司治理层面、外部审计层面以及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层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为公司、审计机构及有关部门敲响了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及修复的警钟,有助于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在实践中有效地监督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也有助于相关部门在制度层面完善内部控制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