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提升,近年来我国呈现出消费升级的态势。这不仅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带来的消费动力的释放,也与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的转变密切相关。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意味着消费行为除了满足功能性使用需求外,还衍生出社会心理和文化内涵。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但是自2015年开始,我国的居民的消费支出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逐年下降。不仅如此,2020年受疫情及国际经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提升,近年来我国呈现出消费升级的态势。这不仅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带来的消费动力的释放,也与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的转变密切相关。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意味着消费行为除了满足功能性使用需求外,还衍生出社会心理和文化内涵。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但是自2015年开始,我国的居民的消费支出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逐年下降。不仅如此,2020年受疫情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的最终消费支出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22%,首次向下拉动了经济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第三产业正在国民经济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开始进入消费型社会,消费者的关注点也从商品的实用性转向象征性。而且较快的市场化转型也使得消费者更重视商品的象征意义或者符号意义,消费行为开始成为居民追求能力、财富、成功和地位认可的手段。因此,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关键时期,探究居民消费的社会心理动机,有利于充分引导居民消费,拉动内需,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提振作用。本文着重讨论阶层认同和社会流动预期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结合社会互动理论建立理论模型,探讨阶层认同、社会流动预期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第二,结合2012-2018年的面板数据、访谈数据等建立阶层认同和社会流动预期与居民家庭消费的分析框架。一方面,讨论我国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和结构变化所隐含的消费逻辑的变化。另一方面,考察阶层认同和社会流动预期对于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及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第三,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主要围绕引导合理消费、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社会流动性三方面展开。本论文分为七章,具体内容以如下顺序予以呈现: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在理论基础方面主要对有关消费结构、阶层认同和社会流动预期的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总结,归纳出阶层认同和社会流动预期影响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消费的研究现状、身份经济学的相关研究、阶层认同和消费关系的研究现状、社会流动预期和消费的关系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总结为后文的深入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支持。第三章为阶层认同、社会流动预期和家庭消费的发展和现状分析。本文通过对比中国和其他国家主观阶层认同现状,发现虽然当前我国阶层认同中处于中上阶层认同的比例低于大部分国家,但是我国大部分居民拥有向上的社会流动预期且比例在逐年提高。家庭消费支出方面,我国家庭消费支出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2000年至2019的均值不足40%,而其他国家的居民最终消费率近十年均值基本处于50%以上,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消费结构方面,近年来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消费结构逐渐优化,但生存消费占比仍然较大,需要进一步进行转型。第四章为理论模型分析,从理论模型角度考察了居民阶层认同、社会流动预期与家庭消费的关系。本研究发现消费方式中隐匿了重要的社会等级关系的构建和流动,居民的消费行为表达了阶层的区隔和流动。第五章、第六章为阶层认同和社会流动预期对家庭消费支出影响及家庭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理论模型的分析结果,本文采用2012年至2018年的CFPS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阶层认同和社会流动预期对居民家庭消费存在显著的提升作用。为进一步验证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本文从满足消费需求的不同层次划分,将消费分为生存、享受、发展和耐用品四种消费类型,结果发现居民向上的社会流动预期可以显著提升发展消费的支出。本文还进行了异质性检验,按照性别、地区和收入阶层将居民进行分类,结果发现拥有高阶层认同的女性会减少发展消费的投入;社会流动预期对于中、西部地区居民耐用品消费有显著影响;高收入阶层的消费目的更趋于享受消费,低收入阶层面临基本生活保障方面的压力,中收入阶层更关注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第七章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虽然当前我国阶层认同中处于中上阶层认同的比例低于大部分国家,但是我国大部分居民拥有向上的社会流动预期,且比例在逐年提高。第二,阶层认同和社会流动预期影响家庭消费的机制是消费者期望通过消费实现阶层的区隔或流动。处于高社会阶层或拥有高阶层认同的消费者倾向增加消费,彰显自身阶层,以期向下形成区隔。而向上的社会流动预期会促使消费者加大对自身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投入,以期实现阶层的流动。当社会分层越明显时,消费者通过消费实现阶层的区隔和流动的动机越大。第三,居民的家庭消费行为在地区间和收入阶层间存在差异,且受到模糊的阶层文化认同和个体性格的影响,表现出不确定性。针对主要结论,本文提出了引导合理消费、合理促进消费,缩小收入阶层间、区域间贫富差距,提高社会流动性三方面的建议。
其他文献
在全球利率普遍下行的今天,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都使用了负利率的经济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在一些暂时还没实施负利率经济政策的国家中,它们的利率水平也接近于零,并且正考虑在未来实施负利率的经济政策,比如美国、新西兰等国家。这种非常规的量化宽松政策虽然会刺激一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却给保险公司带来了严重的经营风险。以保险公司在低利率经济环境中的经营为例:在负债端,保险公司会增加准备金的计提,从而导致负债增加;在
再保险和投资是保险公司管理风险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再保险与投资优化成为精算领域的热门话题.现实中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签订了大量的保单,投保人将风险转移给了保险公司,因此保险公司常常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一旦发生巨额索赔,保险公司可能会面临着破产的风险,无力偿还投保人的损失.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购买再保险可以将部分损失转移给再保险公司.损失在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合理分配尤为重要.有许多文献分
当前中国已基本实现制造业开放,在此基础上,扩大服务业开放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开放的关键。在“以开放促发展”的理念下,扩大服务业开放,合理利用国外服务资源,既是适应于中国当下快速提高的“经济服务化”水平,也有利于改善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搭建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纽带,推动国内和国际双循环共同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制造业绝对规模的不断扩大,以
中国在新千年后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石油需求也不断增长,中国已经是世界石油进口最多的国家。由于国内油气资源禀赋不足,国内石油产量增长对我国石油需求的贡献有限,我国石油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能源安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战略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发展战略中提出,应保障能源供应,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国际原油市场结构变得更加复杂,贸易
近年来,国际经济关系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需求,各类对外开放平台承担了制度创新与区域开放布局等功能。当前阶段,广受关注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构建“大循环+双循环”新的重要平台,着眼于新时代的开放布局、开放方式、开放重点,突破以往只关注产品市场货物贸易的便利措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开发区、经济特区或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的创新能力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科技投入和专利产出数量居于世界前列,从科研投入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1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2786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4%,位于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在1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数字经济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创新催生了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居民家庭的消费渠道和商品及服务选择。本论文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系统性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既丰富了互联网使用影响居民家庭消费的研究成果,也为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在扩大消费需求、缩小消费差距中的重要性提供了证据支持。首先,基于对文献的梳理,本论文总结了互联网对居
自1995年我国颁布第一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制度型开放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中国外资自由化进程已经从部分领域的开放步入了“薄目录”、宽领域开放的新阶段。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要素的流动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十分基础且关键的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毋庸置疑,外资政策的开放直接并间接地作用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然而,就目前而言,基于外
管理层风险感知是管理层对企业面临风险的判断与评估。近年来,全球风险事件频发,涵盖了地缘政治冲突、贸易冲突、经济危机、极端天气和公共卫生威胁等各个方面。尤其是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这些典型化事实突破了人们对零风险社会的认知,提升了风险感知程度。据全球风险感知调查(2022)结果显示,仅有16%的受访者对世界前景持有乐观态度,而大多数受访者感知到未来风险
党的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作为重大战略任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被放在了首要位置。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防范金融风险是重中之重。金融市场的发展与风险相伴,但是居民家庭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相比在专业能力、对风险的理解以及风险承担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现有对家庭股票风险投资的研究中,更多考虑家庭的人口学特征、经济特征以及心理特征,而忽视了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