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俗文学研究兴起以来,宝卷研究掀起一股接一股的热潮,有关黄氏女宝卷的研究在近些年学界亦是层出不穷。基于对这类故事的兴趣,笔者发现黄氏女故事在民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不同民族以文本流传和活态演唱的形式生动演绎,经久难衰。苗族民歌《黄氏女歌》、瑶族民歌《黄氏女古记》在体裁表现和情节内容上具有极高的相似度,且苗、瑶两个民族历史同源、文化交流频繁,致使在心理认知上也相近,因而可将两个文本视作一个整体。它们因独特的叙事布局而在版本诸多的黄氏女故事丛林中别具一格,一方面它们承续了传统黄氏女故事的基本框架,但在叙事策略上有所增删和侧重,另一方面又因为它们同为民间叙事歌谣,具备口头文学作品的程式特征,因而蕴含了独具特色的叙事隐喻。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主要从选题缘起、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选题目的与创新之处、拟采取的理论与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介绍。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依据所搜集的文献,引出“多民族黄氏女故事”这一提法,对不同民族、不同载体、不同版本的黄氏女故事进行梳理,以便对形态纷繁的黄氏女故事丛林作以概览。其次借助形态学共时的类型比较法,绘制多民族黄氏女故事情节结构图,继而从民歌叙事角度与其他体裁进行对比,指出苗、瑶黄氏女歌谣在多民族黄氏女故事中,在情节结构与艺术价值上所具有的独特性。第二章借助叙事学的理论方法,对苗、瑶黄氏女歌谣的叙事特征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叙事时空对歌谣故事进程的编织作用,解读叙事语法对故事深层意蕴形成的推动作用,从而将文本研究重点由形式比较转移到意义建构上来。第三章根据苗、瑶黄氏女歌谣的叙事特征,分析其在题旨层面的叙事隐喻,通过对相关宗教哲学知识的关联和对文本结构脉络的爬梳,对歌谣涉及的以《金刚经》信仰与修善为叙事内核的宗教伦理意义,以及女性成佛所遭遇的性别辖制进行探究与阐发,从而了解歌谣创作及传播群体的价值取向与民间信众的接受心理。第四章分析推动歌谣产生叙事隐喻的内生动力,首先对“内生动力”一词的学理性质予以界定。接下来,从动力的两个层面探讨推动苗、瑶黄氏女歌谣叙事隐喻产生的主要原因:其一,轮回转生动力。个体的自然生命在难以逆转的线性时间观照之下稍纵即逝,而当传统的生生精神与再生理想在人的心头涌动不熄时,可逆转的轮回时间观通过黄氏女肉体生命轮转求得灵魂永续不灭,从而中和与解救了主观经验视域下的生命系统;其二,信仰救赎动力。从修善与女性成佛的价值意义着眼,研究古代民间女性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从身份、心理、社会秩序三方面出发,探讨以黄氏女为代表的古代女性如何在权利被辖制的封建时代获得对自我的救赎。结语为最后一部分,本文二、三章我们通过对苗、瑶黄氏女歌谣叙事特征的研究,对作品结构的把握以及对叙事事件的分析,认识到以修善与女性成佛为核心的叙事隐喻,贯穿黄氏女歌谣话语建构全过程。任何故事在创编过程中都有影响其生息发展的内在逻辑、存在依据与文化意蕴。最后一章我们由隐喻观动力,从程式层面看,修善与女性成佛是苗、瑶黄氏女歌谣中的一种叙述程式和内在结构,以黄氏女转生为总体框架,体现了对轮回观念的承续,保留了轮回观念中生命流转不息的原始意义;从题旨层面看,修善与女性成佛背后以宗教伦理与性别制约为特征的叙事隐喻,体现了女性在宗教中获得洁净与救赎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