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和市场化进程加快,政府规制尤其是公用事业自然垄断行业价格规制问题,成为理论研究和政府改革的关注热点。20世纪末以来,为解决我国自然垄断行业供给不足的瓶颈问题,政府逐步放松了对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规制,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调整、放权、规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新形势下,冷静客观地对自然垄断行业价格规制进行分析,并审慎地探索、研究未来自然垄断行业价格规制的思路和政策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一直对公用事业采取指令性的价格规制管理模式。出于公益性的考虑,公用事业产品价格一直以低于平均成本甚至低于边际成本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企业亏损全部由国家负担。这种价格规制体制扭曲了经济体系,直接导致了很多问题:企业经营无效率、成本难以控制、财政负担沉重、产品供需矛盾紧张、产品服务质量难以提高等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公用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一股世界性潮流。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借鉴西方经验并结合国情对公用事业价格规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引入竞争机制、取消财政补贴、改革定价方式、制定完善相关法规规章等,在一定程度上理顺了价格关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即价格规制中的体制性矛盾仍然存在,产业效率有待提高和产品服务仍需优化。
因此,作为转型发展中的我国公用事业价格管制改革,毫无疑义成为当前公用事业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热点。具有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并存的双重垄断性质的公用事业,由于制度转型、经济起飞双重历史宏观背景下,机制体制、技术进步、服务绩效以及市场竞争等因素急剧变化,价格管制改革任务十分重要而迫切。
本论文从市政公用行业价格规制三方(政府、供水企业以及消费者)入手,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博弈论、机制设计等理论,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公用事业具有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双重率断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在基于两方管制机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公用事业价格管制一般框架,同时重点研究了发展中转型国家公用事业的动态价格规制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南京市的具体实践,建立价格监管模型和CGE模型开展将计量分析,探讨进一步完善我国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管制的政策模式和工作建议。本论文分为七章:
第一章,主要对公用事业价格规制有关理论和主要文献进行回顾和评述,重点梳理规制经济学中的三大流派理论,同时指出当前公用事业价格规制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当然,在这一章中,我们对公用事业中的供水行业的价格规制研究文献进行重点梳理分析。
第二章,探讨中国公用事业具有比较独特的双重性质垄断特征及危害,同时对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分析,对公用事业价格管制不科学带米的弊端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确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公用事业进行价格管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后续研究奠定一个理论基础。其次,重点分析目前我国公用事业的价格规制中三大主体开成的利益博弈关系,并分析了公用事业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内在动因--存在体制性的价格管制缺陷。根据新管制经济学的基本模型,分析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政府、管制机构和被管制企业在公用产品价格博弈中的行为特征,指出在转型时期由于无法彤成一个福利最大化的价格均衡机制--因为存在势力不均衡体制,难以兼顾政府、管制机构、被管制的企业与享受公共产品的市民和和企事业单位等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必须改变原有的管制路径,将市场竞争、价格的形成与公共产品经营权的拍卖相结合,将原有公用产品经营中事后补贴总成本差额的机制,转化为事前最低补贴或最高的上缴利润竞标机制。最后建立一个公用事业价格规制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从价格规制的内在逻辑出发,描述分析了价格规制的目标原则--规制形式--定价方法--规制机构--监督机制和规制效果评估等主要环节的内容和特征。
第三章,探讨不同市场环境和发展条件下公用事业的动态定价模型。本章主要研究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的发展不同阶段,针对我国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双重的特点,根据产品安全、市场绩效、行业发展、主体成熟等因素需要实施相应的定价模型。由于行业成熟度、信息对称、自然垄断程度、谈判机制、市场主体、监管体制等因素在不同阶段影响不一,固定的定价模型是难以适应行业发展,尤其对发展中的转型国家而言,公用事业的定价模型呈现短期多变、不断调整的特征。在本章中,提出了自然垄断公用事业的动态选择条件,即在考虑产经营成本、利润水平、供求关系、劳动生产率、质量、政府价格补贴、税金等条件下,来相机选择价格管制的动态定价模型。
第四章,主要论述发达国家--美国公用事业价格管制的成功经验和模式。通过对美国公用事业行业及其价格管制的分析,得出发达国家对自然垄断行业及其价格进行管制的一般经验,主要表现在价格管制的原则、管制价格的确定方法、价格管制的保障体系几个方面,并对发展中国家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公用事业价格管制提出经验启示。
第五章,对当前我国公用事业发展和改革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其中重点对公用事业价格形成机制、价格体系、规制机制以及公用事业关键环节之一的--价格听证(以南京城市为例)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破析。
第六章,以南京供水行业为例进行价格管制的实证分析。在自来水民营化逐步增多的情况下,伴随新的监管体制,价格管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突出。针对南京实际,分析建立自来水价格监管的原水价格监管、供水价格监管模型,使供水定价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基本相协凋;同时建立以CGE模型为重点计量分析工具,在分析南京自来水行业发展及价格改革调整对企业、政府以及居民的影响基础上,重点针对南京当前自来水行业发展存在问题,提出了改革推进建立行业监管和价格监管的思路和措施。
第七章,主要论述如何建立我国公用事业价格管制的目标模式和对策建议。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综合,结合日前的理论建构和我国具体实践,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机制设计等理论,系统提出了在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固公用事业价格管制的目标模式、以及保证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管制模式顺利运行的政策框架和配套措施,以及当前动态价格管制模型的选择方向。第一,建立明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明晰可行的公用事业价格管制日标和原则;第二,确立当前公用事业改革整体思路,其中重点论述价格规制得发展思路;第三,建立规则严密,功能健全的价格规制体系。其中主要包括:优化价格规制的发展目标;健全价格管制的法律法规;推进定价主体的有效创新;推动正常博弈的机制形成;完善价格听证的程序制度;改革现有监管体制和监督机制。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1、中国公用事业在经历改革开放以来,在产业发展和政府管制注重了推进自然垄断方面改革,积极引进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投资,资源配置绩效有所提高,但区域性行政垄断依然较为严重的存在,这一定程度影响了公用事业福利最大化。因此,当前公用事业价格监管改革完善的目标,应增加对行政垄断改革关注度和推进力度。
2、公用事业价格监管中定价环节应作为改革重中之重,西方的两类典型价格管制--资本收益率利价格上限管制模型,并不完全适用当前我国公用事业发展现状(发展壮大产业,加强完善监管和保障基本民生是改革发展的三类主要战略目标),因此,建立兼顾三类目标的动态定价模型监管是必需的,十分必要的。在公用事业发展初始阶段供给不足时,新增项目初期定价可采用资本收益率定价等主要模型以激励资本投入,但很多时候确定居民供水价格与水厂供水价格合理差距,对企业实施必要的政府补贴,同时要尽可能地降低A-J效应:公用事业发展成熟期,可采用上限管制机制的主要模型,同时采取严格质量服务监管机制,以提高行业效率、保障产品安全和提高服务质量的三类目标。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区域、产业和环境差异,更主要的是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和不确定性,相机抉择定价模型,对于发展中的转型国家可能更为合理。
3、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行政垄断为主导致市场失灵经常,出现定价势力博弈严重不均衡,要建构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科学合理、势力基本均衡的定价博弈及其关键,必须建构适合我国当前实际的价格听证模式,在代表选择、程序完善上做出科学调整和改革,建立公用事业价格形成的有效的、基本均衡的博弈架构。博弈模型中重点考虑了如何扩大消费者的有效参与,同时如何一定程度抑制政府势力的过度介入。
4、由于国情和行业发展成熟度的差异,我国公用事业价格规制机制的设计,要突出产业安全、民生利益等重要目标,而不仅仅是关注资本投入、经济效率等问题。
针对我国公用事业价格管制的困境,在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公用事业价格管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加强监管立法,优化管制机构职能,明确管制目标与原则,科学界定管制范围,建立规范的管制程序,实施动态适时的定价模型以及完善管制监督体制等方面,来系统科学地完善我国公用事业的价格管制。只有如此,才能较好地、科学地适应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有力地促进我国公用事业的改革深化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