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光 撒旦之影——威廉·福克纳《八月之光》中善与恶的抗衡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fen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福克纳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20世纪最杰出的美国小说家之一。《八月之光》这部被称为其里程碑式的杰作是福克纳创作的篇幅最长的一部小说,也是他最著名、最有争议的作品之一。1932年小说一经问世便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欧美文学评论家开始从各种角度解析这部作品,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福克纳在其接受诺贝尔奖时进行的致词中提到值得一个作家密切关注和深入挖掘的是“心灵深处的、永恒的真理——爱情、荣誉、同情、自豪、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他的这一信念在《八月之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书中的莉娜·格鲁夫,拜伦·邦奇等几个角色身上时刻显现着人类美德和人性善良的光辉;与此同时,乔·克里斯默斯,珀西·格雷姆等另外几个角色所反映出的人类恶行和人性邪恶则被福克纳刻画得淋漓尽致。这篇论文旨在结合文本分析人物身上暴露和潜藏的善与恶,从而使读者坚信善良之光的永恒。 除了作家、作品简介和结论外,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福克纳本人的善恶观以及其观念在作品中的反映。第二章从书中人物的家庭、爱情、死亡以及主角克里斯默斯的追求自我之路四个方面来剖析善与恶在各个人物身上的体现。第三章通过分析故事发生的背景-20世纪初美国南方的社会矛盾以及其对人物产生的影响来挖掘人物的行为表现出的善与恶。最后通过以上分析得出“邪不压正”的真理亘古不变的结论。 福克纳是一个偏重写恶的作家,然而他对恶的描写是为了使人们对恶产生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坚定对善的追求。通过这部小说,福克纳充分表明了人类生活中的希望。人性的善良没有消失和屈服,它必然会战胜邪恶,依然像一束亮光一样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而人类也只有在善的指引下才能到达幸福的彼岸。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名词短语作为语法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在语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名词短语常用来指称一个事物或者一个言语事件,这正是名词短语的指称意义所在。以往关于英语名词短语指称意义
传奇大剧《青岛往事》于11月22日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该剧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牵头策划,山东影视传媒集团联合青岛广电影视、青岛凤凰影视传媒共同出品。11月17日,该剧在
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宣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四部门主办,面向全国新闻采编人员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10月下旬,
“视角”起初是舞台专用术语,指一场戏剧中所有的可视及可感细节,最早由格莱姆斯于1975年引入语言学界,用以类比语言及戏剧在呈现过程中的共同特点。用“视角”喻语言,不但更
学位
本文从韵律角度分析了英语中助词附着成分的分布问题。英语助词附着成分属简单附着成分,在分布上与其完整对应形式相似,附着方向为左向,附着过程受到各种音系、形态以及句法因素
学位
混合流水车间调度是一类典型的生产调度问题,属于NP-难问题。传统的研究通常针对中间存储无限的情况,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相邻工序之间的存储一般是有限的。针对中间存储能力有
朋友来电话的时候,你的手机还是响起那种千篇一律的铃声吗?你可以改变的。不是吗,把美妙悠扬的乐曲,全都浓缩到手机铃声中,一定能带给你每天的好心情,新浪网就为手机用户制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