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我国进入“十三五”时期,提高教育质量与公平也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教育质量与学校效能的关系始终密不可分。当前,提升整体教育效能,保证教育质量与公平的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当务之急,也是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学校效能研究始于1966年美国的《科尔曼报告》,报告得出学校对学生成就影响很小的结论,以此引发了对学校效能的思考。学校效能研究以追求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首要目标,整体提升教育质量与公平,深入探究学校效能研究成为教育发展的必要手段。本研究聚焦于我国内地学校效能发展历程的内容研究,是我国首篇从各个层面系统梳理我国内地学校效能研究发展历程的硕士论文。当前,学校效能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梳清当前我国内地学校效能领域的发展历程对当前我国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本论文从学校效能研究发展历程内容的视角切入,属于教育史范畴的研究,是在总结和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主要借助于历史文献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内地学校效能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整合。全文运用“教育效能层面分析框架”对中国内地的学校效能研究进行了分层梳理,力图客观完整地再现学校效能在中国内地的肇始和发展历程,解析学校效能在每个阶段的发展特色。全文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章引言部分,首先阐明了以中国内地学校效能发展历程作为本研究主题的缘起、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文献综述主要关注西方学校效能研究发展历程、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效能”、“学校效能”、“教育效能”“中国内地”、“发展历程”五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教育效能层面分析框架;第三章“有效管理研究为主的萌芽阶段”重点阐述1966年到90现代初,我国内地学校效能研究的萌芽状况。第四章“有效学习研究为主的发展阶段”重点介绍1994年至2005年我国内地学校效能研究在学生层面、课堂层面、学校层面、宏观层面、国际层面的发展情况。第五章“有效教学研究为主的繁盛阶段”介绍2005年至今我国内地学校效能在各个层面的发展情况。第六章“研究发现与展望”总结当前51年学校效能研究在中国内地发展的状况,研究发现我国内地学校效能研究在每个阶段课堂层面有效教学研究占比最大,每个层面关注程度差距较大,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应当更加深入介绍国外研究成果、努力构建自己的学校效能理论、形成并优化研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