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是研究丝状真菌的重要模式生物,也是引起水稻重要病害稻瘟病的病原菌。植物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涉及双方许多信号分子的识别与传导。在病原菌方面,这些信号分子往往就是与植物受体蛋白起作用的激发子和其它致病因子。分泌蛋白因其分泌到体外的特性,最有可能是病原菌分泌到细胞外与寄主受体蛋白起作用的激发子和致病因子。数据库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稻瘟病菌基因组中有24个Subtilase家族蛋白成员,预测他们都具有信号肽,以不同程度分泌到细胞外。通过比较其它病原菌Subtilase基因家族的结构和功能,我们推测Subtilase基因家族在稻瘟病菌侵染致病过程中可能起着关键的作用。本论文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一个Subtilase家族蛋白成员MGSP3(MOG07965.5),进行了基因功能的研究。首先将C-端加有His标签的MGSP3蛋白超表达于稻瘟病菌70-15菌株,分别应用TCA蛋白沉淀法、丙酮蛋白沉淀法、Ni—NTA法在稻瘟病菌培养滤液中分离和纯化目标蛋白,证实了基因MGSP3表达产物可以分泌到细胞外,是分泌蛋白。将纯化的表达蛋白进行了生物学活性的分析。同时构建了MGSP3基因敲除的转化子,并对MGSP3超表达转化子和敲除转化子的表型进行分析。超表达转化子OEsp3-17-1生长速度相对于野生型的70-15明显减慢,菌落颜色较白,产孢量增加;而敲除转化子KOsp3-92-3对于野生型的Guy11在燕麦培养基则气生菌丝明显减少,菌落颜色变黑,产孢量降低。用产孢培养基上的菌丝块造伤接种大麦品种金昌1316植株的叶片后,与野生型相比,敲除转化子的病斑形成延迟、病斑变小。喷雾接种水稻CO39实验结果显示,KOsp3-92-3致病力轻微下降,OEsp3-17-1的致病力则显著降低。但是同样浓度孢子悬浮液离体接种大麦金昌1316后,两个转化子在大麦叶片上的发病情况与相应的野生型的差异不明显。以上初步结果表明,MGSP3基因与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产孢能力及侵染能力有关。为了进一步分析该MGSP3基因产物的激发子活性及其他生物学功能,分别构建了该基因在水稻细胞中瞬时表达的载体,及在敲除转化子中互补表达的载体,拟进一步确认其生物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