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抄入《四库全书》的清人别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四库全书》纂修的基本流程为线索,从清代别集文献的编纂与流传入手,讨论《四库全书》纂修期间清人别集的采进、禁毁、别择、编校、删改以及拟定提要等一系列问题,并从中透视《四库全书》纂修研究中一些尚未厘清的问题,同时通过清人别集来重新审视《四库全书》的价值与缺陷,希望藉此推动“四库学”的发展。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讨论四库开馆前清人别集的编纂与刊刻情况。清人编纂别集,大都本着去粗取精的原则,试图呈现作者的优长。由于雕版印刷的发达,一人多集、一集多本的情况相当普遍。此外,清人别集的编纂与刊刻还受到当时高压政治的影响,呈现出一些特殊的面貌。第二章讨论清人别集的采进与禁毁。四库开馆之后,清人别集采进的绝对数量固然可观,但是相对于当时社会上流通的清人别集的总体情况而言,进入四库馆的仍然只是一小部分。这与当时清人别集的流通、传播状况有关,也与官方的重视程度有关。至于禁毁,清人别集则是不折不扣的主角。但在实际操作中,四库馆臣、军机大臣以及地方官员的态度却又有所不同。此外,曾经采进但未进入《总目》之书,不能简单地直接归为禁毁书,有的可能是在运送或校办过程中丢失,有的则是由于提要丢失而导致《总目》失收。第三章讨论清人别集的别择。所谓别择,即将应抄之书与应存目之书区分开来。比较分纂官的初步意见和总纂官、总裁官的最终意见,可以发现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选择那些成就及名望较高、代表性强的别集,而分纂官除此之外会带有一些个人好恶的倾向,而总纂官、总裁官的最终裁定则具有强烈的官方色彩。另外一点过去未被注意到的情况是,乾隆四十六年,即文渊阁《四库全书》办理完竣的这一年,《四库全书》的规模发生过一次缩减,包括十余种清人别集在内的一部分著作由于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抄录而降入存目,其提要也经过了较大的改动。第四章讨论清人别集的编校。所谓编校,包括底本的编辑、校勘以及誊抄本的校订三项工作。编辑方面,馆臣对于序跋、目录的删省尚有规律可循,并非随意舍弃;对内容和卷帙的分合亦多合理之处。底本校勘方面,馆臣虽然以他校、理校为主,而且勇于改字,但总体而言,成绩大于失误。但誊抄与校订质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四库本的最终质量,这其中不仅有个人的因素,也有时间与制度上的因素。第五章讨论清人别集的删改。与禁毁一样,清人别集也是删改的重灾区。清人别集与本朝政治密切相关,因而忌讳之处较前代之书更多,遭到破坏的程度也较大。删改几乎贯穿四库修书活动的始终,但其尺度与手法并未形成严格的统一标准,我们现在看到的清代别集诸阁本之间的差异,多数是由于删改的尺度和手法不同造成的。最后,笔者通过对删改活动中一些事件的分析指出,删改,其实是一种变相保护,这是过去的研究者没有意识到的问题。第六章讨论清代别集提要的改定。笔者通过多种提要版本的比对,勾勒出了某些别集提要面貌的变化轨迹,同时还对馆臣改定提要的手法进行了分析。从提要分纂稿到最终的殿本《总目》,内容不断丰富,言辞不断修缮,撰写体例、评价体系都渐趋一致,而其中的官方色彩与政教意图也通过借题发挥的形式得到强化。第七章是对于全文的小结和延伸。首先,对于上文涉及《四库全书》编纂并带有一定普遍性意义的一些问题加以集中地阐述。其次,结合清人别集的实际情况指出了《四库全书》作为古籍版本意义上的价值与缺陷,以及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于“四库学”研究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