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低渗温热腹腔化疗联合术后早期腹腔化疗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jc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中晚期病例,治疗效果不满意。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腹腔内复发及肝转移。而腹腔内复发大多是由于脱落的癌细胞在腹腔内播散引起的。现代胃癌根治术包括足够的胃切除范围,合理的区域淋巴结清扫以及完全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其中腹腔游离癌细胞是一个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大量文献报道腹腔脱落细胞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浆膜侵犯程度和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密切相关。对于腹腔脱落细胞手术毫无意义。 对于胃癌理想的化疗方法应该是能够针对切除区域、腹膜种植和肝脏等常见复发和转移部位进行有效地治疗。腹腔内化疗(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IPC)作为一种选择性区域化疗同外周静脉化疗相比具有明显的药代动力学优势。药物渗透性差是有些腹腔内化疗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改善肿瘤组织对抗癌剂的吸收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近来,在发现低渗溶液增强某些抗癌剂对肿瘤细胞杀伤效应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一种以低渗化疗液腹腔内给药治疗腹膜转移的方法—低渗腹腔化疗。持续温热治疗在肿瘤的治疗中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温热对肿瘤的杀伤机制包括:(1)诱导细胞凋亡直接杀伤肿瘤细胞;(2)对化疗的增敏作用;(3)提高血浆内和肿瘤局部的免疫因子活性和浓度。 腹腔内化疗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术后癌细胞处于活跃期,肿瘤细胞生长的倍增时间短,增殖比率高,对细胞周期性药物敏感,因而此时化疗药更易于对腹腔内微小转移灶和播散的癌细胞进行杀伤。另外术后早期腹腔粘连不重,药物可充分与腹膜接触。由此可见,腹腔内化疗的时机比剂量更为重要。 目的:(1)探讨胃癌腹腔脱落细胞与其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病理类型、TNM分期以及部分相关基因产物之间的关系。以期找到胃癌腹腔脱落细胞阳性率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2)通过检测胃癌患者开腹时、手术结束后以及腹腔化疗后各时段腹腔脱落细胞阳性情况以评价手术和腹腔化疗对脱落细胞的影响。(3)探讨术中即时低渗温热腹腔化疗联合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的应用价值和具体实施方法,评价其不良反应。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6例胃癌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术中即时低渗温热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腹腔化疗联合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组(治疗组),单纯术中即时低渗温热腹腔化疗组(对照组1),未行腹腔化疗组(对照组2),共三组。通过腹腔冲洗液常规细胞病理学检查检测胃癌腹腔脱落细胞。并在治疗后对三组病例进行随访。 结果:(1)胃癌腹腔脱落细胞阳性率与其肿瘤部位、Bomnann分型、病理类型、TNM分期、Inn23以及手术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2)治疗组化学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3)治疗组二年、三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4)治疗组和对照组1肝转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 结论:(1)胃癌腹腔脱落细胞阳性率升高存在相关的危险因素。(2)手术操作是造成腹腔胃癌细胞脱落的重要因素。(3)在应用术中即时低渗温热腹腔化疗联合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时化学性腹膜炎的防治不容忽视。(4)术中即时低渗温热腹腔化疗联合术后早期腹腔化疗对腹腔脱落细胞阳性的病例有确实的疗效。单纯术中即时低渗温热腹腔化疗的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证实。(5)术中即时低渗温热腹腔化疗联合术后早期腹腔化疗对于腹腔脱落细胞阴性ma和n肠期的病例同样有确实的治疗效果。(6)腹腔化疗对胃癌术后肝转移有确实的预防效果。
其他文献
肿瘤是多因素诱导、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发生与演进的极其复杂的病理过程,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近几十年以来,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和化疗)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对中
目的描述成都市流动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KAP)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城市流动孕妇营养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成都市171名流动孕妇进行调查
为了切实打造群众满意信访,营造良好信访举报秩序,河曲县纪委监委抓好受理、管理、办理和问责等四个环节,夯实信访举报工作基础。一是畅通渠道,抓好受理环节。畅通群众信访举
笔者校证本《中国茶书全集》,将并非茶书——如仅数百言的单篇短文:叶清臣之《述煮茶泉品》、唐庚《斗茶记》等;或从一书录出有关茶事的章节,如沈括《梦溪笔谈》中的《本朝茶法》
本文作者在分析制约一○三团哈密瓜进一步发展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一○三团哈密瓜生产基地的措施和目标.
癌性营养不良是肿瘤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肌肉和脂肪组织丢失导致的体重下降,以及贫血、水电解质紊乱、厌食等症状。成为肿瘤病人尤其是消化道肿瘤人的重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