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半柔性复合路面是在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基体中灌入水泥砂浆,而形成的一种“柔中带刚”的路面结构。这种路面结构的特点是兼具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柔性”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刚性”,水泥砂浆的灌入导致原来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骨架-空隙”结构变为“骨架-密实”结构,使得路面的路用性能有了较大改变。本文在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验及理论分析,尽可能全面地研究了半柔性混合料的设计方法、试件成型参数及路用性能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柔性复合路面是在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基体中灌入水泥砂浆,而形成的一种“柔中带刚”的路面结构。这种路面结构的特点是兼具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柔性”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刚性”,水泥砂浆的灌入导致原来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骨架-空隙”结构变为“骨架-密实”结构,使得路面的路用性能有了较大改变。本文在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验及理论分析,尽可能全面地研究了半柔性混合料的设计方法、试件成型参数及路用性能等。使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配合比各因素对基体沥青混合料影响规律,评价指标为空隙率、稳定度、析漏和浸水飞散,获得了基体沥青混合料的最优配合比。水泥砂浆是影响半柔性复合路面性能的关键因素,其灌浆参数、砂浆配合比等对半柔性路面的路用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水泥砂浆配合比进行研究,评价指标为流动度、抗折强度(3d)和抗压强度(3d),最终得到P.O42.5R和Densit两种水泥砂浆各自的最优配比。经过反复试验,提出了半柔性试件的成型方法,重点是水泥砂浆的灌注方法,并对成型后的半柔性试件的空隙率和砂浆灌入率进行计算,证明了本文半柔性试件成型方法是可行的。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半柔性复合路面的路用性能。经过大量试验可知,半柔性混合料在高温性能、水稳定性以及疲劳性能方面均要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略有降低,但可以满足路用性能的使用要求。水泥砂浆的类型对半柔性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有较大影响,本文所研究的两种水泥砂浆半柔性混合料在性能方面各有优劣。其中,Densit型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要优于P.O42.5R型混合料,而在高温性能以及耐疲劳性能方面,P.O42.5R型混合料展现出了优势。
其他文献
随着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愈加广泛,越来越多的任务需要机器人与人的协作。在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内,不可避免会发生碰撞,对人或者机器人以及环境造成伤害,因而人机协作的安全性问题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立德树人”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新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教育部于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培养全体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生物学的课程目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在核心概念的构建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抽象的核心概念及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研究指出应以知识单元作为课
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各种新型建筑技术的不断涌现,加剧了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但是,目前建筑行业内依然存在着管理手段不先进,管理方法低效率,资源的不合理浪费等现象,这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国情不相吻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BIM技术被引入工程建设项目中,这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通过BIM技术进行信息和资源的整合,从而实现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的提升手段,加快了信息传导的高效性、数字化和精细化程度,使我
煤矿主扇风机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具有稀释瓦斯等有害气体和调节井下气候温度的作用。因而为保证煤矿主扇风机可靠工作,对其进行故障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
以车联网等为典型应用的自组织网络是万物互联的最常见形式,已成为大众工作和生活最为依赖的基础性网络。受到网络僵化问题和移动性的制约,自组织网络的创新缺乏内生动力,使
页岩油是以页岩为主的石油资源,赋存于页岩孔隙和裂缝中。研究页岩孔隙特征对页岩油的开发具有积极作用。对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嫩江组16个湖相泥页岩岩心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
再制造是回收利用退役机械零部件残余价值、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再制造可行性判断与反馈对于提升再制造毛坯质量、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具有重
随着人类空间活动日益频繁,人们对在轨捕获任务的需求不断增加,难度不断提升,同时对捕获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空间机器人完成目标物的抓捕后,目标物与空间机器人形成刚性连接的组合体,其动力学特性发生改变,会导致空间机器人原有的控制参数不能满足控制性能要求,进而引起空间机器人的不稳定运动,对其硬件和软件系统造成损坏。因此,开展捕获目标后的空间机器人镇定控制研究工作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主
几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较高的难度。如何提升几何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成为很多数学教师思考的焦点。模型教学法的应用,能让学生用几何的
城中村景观是景观的一种独特形式,是城中村这一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本文利用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与方法,对城中村景观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对其景观类型提出了分类的标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