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脊神经根吻合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的应用解剖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ts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治疗是一个困扰临床的世界难题,近年来随着人工排尿反射弧重建技术的开展,对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人工排尿反射弧重建术的大体思路是利用损伤平面以下或以上的残存反射弧移位至支配膀胱的骶神经根来重建膀胱的排尿功能。但是由于该手术操作过于复杂和过多的医源性损伤,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目的观察椎管内硬膜外腔段脊神经的解剖特点并探讨脊髓损伤后利用残存的脊神经根与支配膀胱的骶神经根在硬膜囊外进行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取9具经福尔马林固定过的成人防腐尸体标本。观察硬膜外腔段脊神经根的解剖学特点。测量胸7-骶4节段椎管内硬膜外腔段脊神经根的长度和邻近两脊神经根硬膜囊出口间的距离。通过胸7-骶4脊神经前根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各节段的神经纤维数量。结果椎管内硬膜外腔段胸7脊神经根最短(平均为6.06mm),骶4节段脊神经根最长(平均为33.29mm)。腰1-腰2脊神经根出硬膜囊口间的距离最大(平均29.16mm),骶3-骶4脊神经根两出口距离最近(平均11.79mm)。脊神经根穿出硬膜囊后在椎管内继续下行一段距离直至相应椎间孔,且脊神经运动根仍位于感觉根的腹侧。腰3节段脊神经前根的神经纤维数量最多(平均为9169),骶4节段脊神经前根含有的神经纤维数量最少(平均为1356)。结论在椎管内硬膜囊外背根神经节之前可以鉴别及分离脊神经的前后根,且骶1脊神经前根和骶2脊神经前根可以直接在硬膜外椎管内吻合;若采用胸神经前根与骶2脊神经前根进行吻合,则需要一段神经来进行桥接。胸7-胸12和骶1脊神经前根可以提供足够的再生神经纤维数用以恢复膀胱功能。本研究从解剖学角度初步证实了在椎管内硬膜囊外进行脊神经吻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发展历史和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详细论述了依托北斗导航系统发展物联网的优势,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我国物联网中的应用情况,以北斗物流终端应用
目的:总结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从2007年6月到2013年9月我科常规开展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47例的临床资料。术前
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有机运用标准成本法,能够更加顺利地推行与实施责任会计制度,提升预算编制效率和质量,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对企业管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标
为了开展优化烟叶结构对烟叶产量、质量影响的调查研究,探究该项技术措施在张家界市的可行性,以云烟87为材料进行了优化烟叶结构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烟叶结构技术对于改善田
目的:比较DHS与PFNA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应用的实际效果,为临床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内固定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入对比性分析患者共39名。其中切开复位DHS内固
为了探讨新生儿臀红症的防治方法,自2002年1月开始,我们对发病患儿进行密切观察、分析发病因素、进行护理干预、采取分组试验,使发病率明显降低、无重症发病患儿,现将具体措
目的:探讨排斥性导向分子B(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B,RGMB)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经硫酸软骨素酶ABC干预后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脊髓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不同充气腔隙二氧化碳吸收的比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按充气腔隙不同分为4组,Ⅰ组为腹腔镜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采用皮下
研究选取了广东省广州市多所普通中学共867名初中学生,采用相关量表让他们进行自我报告,之后进行数据分析验证理论模型,结果如下:父母行为控制越多,青少年的内外化问题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