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以锡林郭勒地区为例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39272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在阐释人类学时首次明确提出了“地方性知识”这一概念,也有学者将其称之为“土族知识”、“本土文化”、“传统知识”、“社区知识”等。近年来,地方性知识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地方性知识”是“本土知识”,是当地的人们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经历了千百年的经验探索而建构起来的人地关系的总和,是不容置疑的真理,是具有文化特质的知识,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已经经过实践反复的验证。这种“地方性知识”不仅包括人文知识,还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地方性、民族性。所有的地方性知识都是在本民族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产生的,失去了民族特征,“地方性知识”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因此,其合理性只能站在当地人的角度,用当地的文化去评估,所以,地方性知识的利用必须坚持文化相对主义。本文以锡林郭勒地区为例,探析该地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首先阐述了本文选题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其次,对地方性知识的概念做了简单的梳理和界定。第三,从生产方式、居住习惯、饮食习惯和祭祀风俗四个方面介绍了当地千百年形成的地方性知识。最后,阐释了锡林郭勒地区的地方性知识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价值并分析了该地区地方性知识的流失状况,并对其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其他文献
当今时代,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深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共同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使
查尔斯·詹克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后现代建筑与文化的坚定鼓吹者,至今仍有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力。无论是受到批评还是肯定,能够产生这样让人绕不过去的学术与社会影响,跟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平等观,揭露资本主义平等观局限性的基础上,阐明了平等的内涵及实质,分析了平等问题的相对性、历史性、阶
摘 要:在小学阶段所谈论到的所有奖惩措施,都是鼓励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一种手段,是属于一种激励学生学习的方式。但往往存在部分教师会将奖惩过度使用,造成弄巧成拙的局面。所以,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语文教师可以将奖惩制度灵活运用,必然会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并在学习方面稳步向前。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奖惩制度;策略技巧  事实证明,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单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