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作品的著作权研究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woshim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听作品创作过程复杂、参与人员众多的特点决定了视听作品在不同的层面具有不同的性质。视听作品性质的多重性使视听作品著作权在归属、内容、行使等方面具有复杂性。本文从视听作品的性质入手,分析不同层面的法律关系,结合国际公约及国外立法例的相关规定,试图明确视听作品的定义、性质、著作权归属、内容,平衡制片者与作者之间的利益,为视听作品的创作、使用等提供法律指引。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中涉及的视听作品相关规定,分析其取得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之建议。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是对视听作品的概述。先分析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规定,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公约及国外立法的相关规定,对视听作品定义进行重构。进而阐述视听作品的不同性质,包括演绎作品性质、合作作品性质、委托/雇佣作品性质,为下文分析视听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做铺垫。第二章分析视听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及著作权内容。首先对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中关于著作权归属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国际公约、作者权体系国家及版权体系国家在著作权归属方面的规定进行详细的阐述。最后结合视听作品的不同性质,分析适用的著作权规则,综合认定视听作品的著作权归属。视听作品的著作权内容包括财产权及人身权,笔者在本部分对视听作品著作权的具体权利内容做详细的论述。第三章讨论视听作品作者的获酬制度。阐述我国对作者获酬权的相关规定,引入关于作者“再次获酬权”的争议,总结争议焦点。分别分析作者权体系国家及版权体系国家对作者获酬权方面的不同规定,为我国作者获酬权体系的重构提供借鉴,说明引入“再次获酬权”的必要性,并进行权利架构。第四章为视听作品规定的完善提出立法建议。分析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中有关视听作品的修法动态,对每次修改的内容及变化具体阐述。基于前文对视听作品的理论分析,指出我国《送审稿》第十七条关于视听作品相关规定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视听作品与原作品的关系、作者的定义、视听作品著作权归属、作者的获酬权四个方面。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修订建议,并阐明修订的理由及可以达到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揭示区域生态农业的布局特征,探讨生态农业的承载力,以期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方法]文章以河南省为例,通过空间基尼系数和最邻近指数反映生态农业
拟声词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一类特殊词汇,世界大多数语言都具有这类词汇,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汉语中有着大量而丰富的拟声词,在实际的交流中发挥这不可替代的作用。作
本文主要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对有机涂层劣化过程进行研究。通过等效电路对实验结果进行解析,分析涂层吸水率和孔隙率,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结果,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与CT血管造影(CTA)在足趾移植再造拇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收治的28例拇指缺损患者,予以回
目前,在摆线旋分倒锥加工技术中,主要通过摆线簇逼近渐开线的方法达到加工要求,在计算中采用了从齿根处开始,逐段逼近的算法,没有从渐开线整体逼近的角度出发,造成摆线条数过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身阅历有限,在认知上达不到高的要求,因此老师在教学管理中,更应该注意小学生的情感。学校的教育工作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故班级管理应该实施激励机制,
弗雷格区分了语言和语言所表达的东西、意义与指称以及对象与概念,在对象处于概念之下的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数学函项的方法提出了命题函项思想。同时,他引入逻辑联接词和量词对
<正>工作满意度是指工作人员对其所在工作环境各个方面所给予的一种主观评价,是个体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程度的反映。近年来,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
本文对林业实践中模型预测误差、预测相对误差的估计方法进行了讨论和比较,从非参数性方法导出了预测误差、预测相对误差的简捷估计方法,这些方法具有明确的统计意义,可用来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由于季节冻土影响着越冬期表层士壤水的入渗性质以及春季伊始农田耕作的最佳时间与效果,人们对农田季节冻土周期变化规律的研究愈加关注。目前冻土相关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