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17-2018年,在山东省泰安市山东农业大学进行,分别以苹果砧木M9T337和M26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乙烯对硝态氮和铵态氮吸收、利用和分配特性的影响。同时以M26组培苗为试验材料,探究乙烯作用抑制剂Ag+对其氮素吸收、利用及分配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叶面喷施乙烯利可提高M9T337幼苗根系活力,在处理后的20 d,两种处理的幼苗根系活力一直明显高于对照,其中400μl/L处理增幅更明显。不同处理的幼苗根和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在处理后先升高后降低,均在8 d时达到高峰。乙烯利处理的幼苗根中两种酶活性一直比对照高,但叶片中两种酶活性在处理后12 d内高于对照,16-20 d则低于对照。乙烯利处理在增加幼苗的生物量同时,可提高根冠比。200μl/L和400μl/L两个处理15N的利用率分别是对照的1.37倍和2.61倍;200μl/L和400μl/L处理根系分配率可比对照提高33.32%、67.40%。2、M26幼苗叶面喷施乙烯利可提高硝态氮和铵态氮中幼苗的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尖数、根系总体积等各根系形态指标和根系活力,乙烯作用抑制剂Ag+处理后降低了根系形态相关指标和根系活力,其中以根施Ag+效果更为显著,硝态氮中根施Ag+处理幼苗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尖数、根系总体积分别比CK1低32.14%、11.90%、19.54%、54.76%,铵态氮中根施Ag+幼苗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尖数、根系总体积分别比CK2低34.34%、38.17%、42.97%、28.11%。同时,乙烯利处理能够增加幼苗根系的氮素分配率,铵态氮中乙烯利处理幼苗根系的氮素分配率比CK2高64.71%,而乙烯作用抑制剂Ag+降低了幼苗根系中氮素的分配率。与对照相比,乙烯利处理能够提高幼苗的全氮量和15N吸收总量均显著增加,硝态氮和铵态氮中乙烯利处理的幼苗氮肥利用率分别比CK高30.49%和31.13%;乙烯作用抑制剂处理后降低了幼苗中全氮量、15N吸收总量以及氮肥利用率,其中根施Ag+效果更为显著。3、乙烯作用抑制剂Ag+处理后M26组培苗的根系表面积、根系长度和总体积等根系形态指标,其中根系表面积降低幅度最大,2.5 mmol/L和5 mmol/L Ag+处理幼苗分别比CK低24.13%和40.29%。同时,Ag+处理降低了根中15N分配率。Ag+处理也降低了组培苗的NR活性和抗氧化酶活性,抑制组培苗的生长,2.5 mmol/L和5 mmol/L Ag+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比CK低40.60%和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