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菩提与烦恼之间——禅门清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xxf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规是古时大型寺院中规范僧人实际日常生活的一个文本,也是中国佛教徒所特有的一种修行方式。自唐代百丈禅师以来,清规作为佛教中国化的一部分,一直影响着中国佛教寺院的实质性变化,也饱受着教内外人士的种种非议。清规的存在是否合理?清规又是通过哪些调整来更好的在现阶段的寺院里发挥作用? 本文试图从第一手文献出发,围绕佛教中国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禅门清规的若干问题而展开讨论。首先在前一部分试图从佛教内部的戒律中为清规的产生找到一个合法性的依据,也为清规的发展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然后在后一部分中,则着重把清规文本还原到僧人的日常修行生活世界之中,分别就几个角度出发来考察清规内容中所蕴涵的受中国社会和文化影响的方面。通过这两个角度的阐述,本文试图从佛学层面的戒体到制度层面的清规,最后回归到僧侣修行中生活层面的阐释,从而建构出三者合一的中国佛教僧侣的生活空间。
其他文献
学位
玄学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的时期,各时期有着各自的代表人物以及不同的玄学思想,虽各自独立而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张湛处于玄学的第四期即东晋佛玄融通的时代,接引前朝的玄学思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近年来中国民主政治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而其基本内涵的研究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基石。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其
本文是对英国著名哲学家大卫·休谟《人性论》第一卷“论知性”中的想像理论的研究。休谟认为,想像构造了复合观念如传统哲学的关系观念、时空观念、抽像观念、因果观念等。本
本文以马克思剖析“私有财产”和“市民社会”为切入点,探讨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古典经济学批判和黑格尔哲学批判的一致性。《手稿》中,古典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