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直肠肛管测压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直肠肛管功能检查方法之一。向量测压是一种较新的测压方法,其临床应用价值及在括约肌损伤中的意义已经和正在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但也存在争议。本课题拟通过回顾性研究临床常见失禁与便秘性疾病的向量测压,探讨向量测压对肛门括约肌功能状态定性及定量诊断的临床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肛门外括约肌损伤的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外括约肌损伤与肛管移位时向量测压对括约肌损伤部位及程度的评估,进而研究向量测压的实用价值,为肯定向量测压和开发这一新的检测手段提供直接证据。 方法:1、采取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正常组、特发性便秘组与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术后组儿童的向量测压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用连续牵拉的向量测压方法,检测24例正常、21例特发性便秘与22例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术后儿童的肛管压力指标,并研究肛门畸形术后患者的临床评分(李正6分法)与向量测压结果的相关性。 2、采取自身前后对照实验研究杂种犬在正常组、肛门外括约肌切开组与肛管右移组的向量测压结果与大便控制功能改变。将12只杂种犬先进行术前测压,再将外括约肌右侧切开测压,最后将其中6只的肛管右移至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右侧测压,其余6只将切开部位原位缝合。观察术后3个月的排便习惯改变。 3、统计分析软件使用STATA7.0,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或者t检验,偏态分布的资料采用wilcoxon或Kwallis秩和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差异显著性的标准。 结果:临床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无肛术后组患者向量容积减小,非对 称指数增大。2、无肛术后评分优良组与不良组比较,向量容积、最大压力较 大,非对称指数较小。3、无肛术后临床评分与向量容积呈正相关。4、各组 内部,收缩时向量容积增大,非对称指数缩小。5、无肛术后评分优良组的收 缩向量容积大于 129 cmVcmHg广,收缩时的非对称指数小于 37儿 动物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肛门外括约肌切开组压力降低,括约肌长 度延长。右移组收缩压力降低,静息压力只较对照组降低。2、直肠肛管抑制 反射的阳性率分别为对照组83.3%,切开组41厂%,右移组16厂%,三组之间 有统计差异。3、切开组及右移组向量容积变小,非对称指数增大,切开组向 量容积较右移组大。4、切开缝合组术后未表现出明显的排便异常,右移组则 表现为明显的便秘及失禁。5、向量容积图对诊断肛管压力缺损区域,切开组 的灵敏性为 gi.7%,特异性 100%,右移组均为 100%。 结论:l、向量测压是直肠肛管测压中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向 量容积图是肛管全长的压力重建图,能反映肛管的纵向压力梯度与横向不对 称性。向量容积图大致可分为钟形,近似钟形以及不规则形三种不同的图形, 图形的正常与否直接反映肛门括约肌压力的分布及强弱。非对称指数值是一 个定量评价排便控制指标,其值保持在37%以下对临床可接受的排便控制十 分重要。 二、向量测压对儿童排便控制功能可以进行定性及定量评价。先天性肛门 闭锁术后患者大便控制的临床评分与向量容积呈正相关(R=0.60 7, P-0刀145卜术后向量容积减少,非对称指数增大。当收缩肛管时,向量容积 大于 129 cmV。mHg广时,可能会获得较好的排便控制。 3、向量容积图是较可靠的定位诊断工具。有明显的外括约肌损伤时会表 现出容积图上的局部压力缺损及非对称指数增大,其敏感性大于90%,特异 性为 100%。 3 4、向量测压结果与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的排便控制功能相符,在单纯肌 力减弱的情况下,较高的向量容积,较小的非对称指数可能会带来较好的排 便控制。 5、使用多导联低速牵拉可以提高向量测压结果的准确性。首次提出了儿 童向量测压牵拉速度推荐值,在国内外文献中未见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