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燕(Asterina pectinifera)为我国黄渤海海域常见底栖棘皮动物,处于海洋底栖动物食物链的顶端,主要分布于烟威渔场近岸水域、渤海中部及长山岛附近海域,在分类上属棘皮动物门,海星纲,有棘目,海燕科,在传统中医中可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之列入介部,有较为详细的描述。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海燕可平肝和胃,制酸止痛,在我国民间,曾广泛用于治疗胃溃疡、甲状腺肿大、腹泻、中耳炎、癫痫等疾病;海燕作为我国黄渤海海域棘皮动物的优势种之一,在山东沿海特别是胶东半岛有大量分布,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是一种具有巨大开发利用价值的海洋生物资源。因海燕喜食扇贝、牡蛎、贻贝、鲍鱼等软体动物,对正常的海水养殖和生产是一种威胁,且误食可对人体产生毒害,故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有害或无用动物。迄今为止,海燕这种潜在海洋生物资源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为充分开发海燕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本文以海燕皂苷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筛选研究为重点,对海燕皂苷、多不饱和脂肪酸、酸性粘多糖及海燕生殖腺的营养成分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为海燕皂苷及其它天然活性物质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研究结果表明:从黄海产海燕中提取的总皂苷呈淡黄色,微有粘性,振荡其水溶液可产生持久的泡沫反应,微量的皂苷即使家兔血液产生溶血反应,该产品溶于水、甲醇、含水乙醇及正丁醇,不溶于苯、醚、丙酮等有机溶剂,熔点为242~255℃。 海燕供试组织中皂苷的分布不同,其中胃中海燕皂苷分布较多,幽门盲囊、体壁及生殖腺中依次递减。因此就提取海燕皂苷而言,海燕供试组织中胃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可作为生理活性物质海燕皂苷的主要来源;从总溶血指数(H.I.)来看,各组织中海燕皂苷的溶血活性大小依次为幽门盲囊、胃、体壁和生殖腺,海燕各不同组织中所含海燕皂苷活性不同亦是在实践中利用具体组织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合利用大孔树脂吸附层析、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等分离纯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