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发展的进程中总是伴随着诸多风险,各类突发性事件频繁发生,而剧烈强度也越来越大。同时,由于不同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度、依赖性和耦合性日益增强,局部性和常规性的突发事件越来越容易演变成具有高度破坏性的非常规突发事件。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大规模突发事件,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更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直接经济损失约占我国GDP总量的3.5%以上,给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提高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是提高执政能力、加强社会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要求;加强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不仅是中国的要求,也是整个世界的要求。本文以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态势演化规律和相关调控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突发事件的态势演化机理、路径、模式和调控机制,突发事件状态下公众的个体行为决策模式、群体行为决策模式以及政府信息调控策略,突发事件影响的扩散模式和评估方法,承载区域和承载主体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弹性评估及改进对策。突发事件的态势演化受到事件自身属性、应急处置决策、承载区域的区域弹性、承载主体应急素质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本文在态势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由承载力、破坏力和控制力组成的三维分析框架,把态势演化路径分为内力驱动演化路径与合力驱动演化路径两种类型,研究了基于路径差异的态势演化机理。应用社会物理学相关理论,构建了突发事件态势演化和态势调控的数学建模,研究了前向调控、同步调控和后向调控等三种态势调控机制,其中前向型调控是最优策略。突发状态下个体的行为决策受到风险态度、风险认知和政府信赖等因素的影响,政府有效地信息供给可以缩小公众非理性行为的空间集合。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过程会带来非直接受害群体的虚拟风险体验,而基于虚拟风险体验和记忆回溯的决策模式存在代表性、易得性、锚定和调整等直觉偏差,容易导致非理性行为。个体非理性行为在信息约束下会实现大范围的快速传染,从而诱发集群性非理性行为,这将加剧态势演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政府及时地信息披露,有助于平息这种非理性情绪感染和行为扩散,但信息传播过程中要关注公众的渠道选择规律,实证分析显示我国公众的信息渠道选择存在明显偏好。非常规突发事件影响是态势的函数,突发事件的影响扩散是由物理影响向社会影响的非线性蔓延过程,其中信息传播、风险的社会放大会具有显著地推动作用。根据突发事件影响扩散的时间序列特征和演化特征,突发事件影响扩散可分为即时型、突发型和舒缓型三种类型。在突发事件影响扩散函数模型中,引入表征突发事件属性的参数n,研究发现n=2是即时型扩散和突发型扩散之间的临界阈值,n=5是突发型扩散与舒缓型扩散之间的临界阈值。阿玛蒂亚森提出的可行能力方法为评估突发事件的综合影响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通过因突发事件而造成的个人可行能力的变化定量评估突发事件的综合影响是可能的。根据人类发展指数评估方法,构建突发事件影响指数评估模型,选择突发事件中的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无家可归人数以及直接经济损失作为可行能力的指标,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影响评估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突发事件的影响指数和区域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等有关,区域的承载能力越强,突发事件的影响指数就越低。提高承载区域的机构弹性和公众的应急素质,将有助于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绩效,而我国各省区的区域弹性和公众应急素质都存在结构性差异,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DEA方法的区域弹性指数评价发现,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有效提高区域弹性指数,而经济结构的调整、科技的支撑与引领、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和区域弹性正相关,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提高区域弹性。公众应急弹性与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因素显著相关,总体上来看,我国公众的面对突发状态的脆弱性较高,有必要从教育、培训和演练等各方面着手,加强公众应急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