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课题通过建立的体外病毒性心肌炎(VMC)细胞模型,应用细胞生物学技术探讨红景天多糖(RSA)的体外抗柯萨奇B3病毒(CVB3)作用和对心肌细胞保护作用机制,探究其作用环节(药物靶点),为RSA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在VERO细胞中加入不同稀释度红景天多糖后,感染CVB3病毒观察细胞病变,MTT染色比较各组间活细胞数的变化,分析红景天多糖对病毒感染后的VERO细胞是否有保护作用;采用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建立的体外病毒性心肌炎(VMC)细胞模型,应用细胞生物学技术探讨红景天多糖(RSA)的体外抗柯萨奇B3病毒(CVB3)作用和对心肌细胞保护作用机制,探究其作用环节(药物靶点),为RSA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在VERO细胞中加入不同稀释度红景天多糖后,感染CVB3病毒观察细胞病变,MTT染色比较各组间活细胞数的变化,分析红景天多糖对病毒感染后的VERO细胞是否有保护作用;采用差速贴壁法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镜下观察心肌细胞搏动次数,使用α-actin免疫组化法鉴定培养心肌细胞的纯度;以CV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建立病毒性心肌炎细胞模型,于感染病毒1小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红景天多糖,逐日观察心肌细胞搏动次数、细胞病变(CPE),MTT染色以比较各组间存活细胞数的差别;病毒繁殖抑制实验比较不同分组间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的差别以验证红景天多糖在VERO细胞及心肌细胞上的抗病毒活性;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心肌酶LDH、CK-MB的活性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RT-PCR检测比较各组间细胞凋亡的差别。结果红景天多糖在VERO细胞和原代乳鼠心肌细胞试验中可有效抑制柯萨奇B3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P<0.05,P<0.01);对病毒的繁殖有抑制作用(对数值升高一个以上数量级),降低心肌酶(LDH、CK-MB)的释放,对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红景天多糖对柯萨奇B3病毒感染的VERO细胞和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柯萨奇B3病毒的繁殖有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下可降低心肌酶的释放,抑制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尚需做进一步试验来探讨。
其他文献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大型叠合含油气盆地,其中浅层的油气勘探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在我国油气勘探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勘探重心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过程,但准噶尔前陆盆地一直是关注的重点。根据新疆油田公司最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本论文的研究区四棵树凹陷是全盆44个二级构造单元之一,隶属于南缘北天山山前冲断带一级构造单元,凹陷西起精河地区艾比湖,东以红车断裂带南端一线为界与霍玛吐背斜相接;西南起于天山山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并将纳米二氧化钛(TiO_2)分散在氧化石墨的水溶液中,采用高功率超声法将氧化石墨剥离为氧化石墨烯(GO),GO表面丰富的官能团使得纳米TiO_2附着在GO片上,最终得到TiO_2/GO团簇。研究结果表明,在TiO_2/GO团簇构成的复合材料中,TiO_2与GO相互独立存在,没有形成掺杂或者固溶体的结构。GO表面含有大量官能团,有利于TiO_2与GO的接触,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云南省公路基础建设也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公路运输通道也进入了快速建设阶段。高速公路具有里程长、交通流量大、对社会提供开放式服务的特点,这使得路段中的交通安全和机电设施极易受到破坏和盗窃。电缆断电报警、设备震动报警、定期巡检等传统的监管方法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利用新技术开发出一种创新的监管方式以满足路政巡检单位的业务需求。而现阶段物联网技术发展
广东省近年来修建的高速公路,从路面服务质量、行车舒适性、维修养护等方面考虑,主要采用的是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已有工程实践表明,高温稳定性不足而产生车辙是广东省沥青路面面临的最主要问题。采取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方案,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解决车辙问题,已成为广东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技术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开展50号硬质沥青混合料在广东省高速公路上的应用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探寻一种新的提高沥
一维TiO2纳米棒阵列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如电子传输效率高、光生电荷易分离、光散射效应强等而在光催化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以活性炭纤维(ACFs)为基底,制备了TiO2纳米棒阵列(TiO2 NRAs)和分枝状TiO2纳米棒阵列(TiO2 BNRAs)两种光催化复合材料,并对两种材料进行稀土镨离子掺杂。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对制备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采用简单的两步水热法,在预负
臭氧氧化工艺具有反应迅速、流程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已广泛应用在水处理中。然而,由于臭氧的部分氧化特性,在处理某些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常会生成生物毒性高于母体污染物的中间产物,导致出现水体生物毒性升高的现象。为了探究臭氧氧化氯酚类物质时工艺的安全性,本论文研究了臭氧氧化2-氯苯酚(2-CP)、3-氯苯酚(3-CP)以及4-氯苯酚(4-CP)过程中急性生物毒性的演变规律,并寻找急性生物毒性的可能替代
医药、农药和染料中间体精细化工生产产生的废水一般具有高有机氮、高生物毒性以及难生化降解等特点,采用常规生物法处理,特征污染物不能有效降解,特别是含氮杂环物质去除效果较差,排放外环境存在潜在危害。常规的芬顿氧化法处理,因催化剂催化活性不可控,存在着羟基自由基生成量低,氧化效果不佳等问题,化学氧化过程中存在传质受控制的问题,效率较低,本项目构建了电催化芬顿氧化和电化学耦合的技术。本课题选取小洋口港化工
水环境保护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一般而言,大部分的废水处理都是在常规处理厂进行的,而近些年,水平潜流、垂直潜流、自由表流、复合流人工湿地等已成功应用于农村地区的废水处理。本研究对探索一种能耗低、高效率、高使用率、操作维护简单的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的主要目标是开展小型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SSF-CW)的研究,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得到净化,使其排入自然水体前达到中国排放标准
背景与目的热消融治疗凭借其微创、安全、疗效确切等优势,已成为肝细胞性肝癌主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尤其对于小肝癌病例(≤3cm),消融治疗的长期疗效与手术切除相媲美。但对于较大肝癌(直径3-5cm)病例,消融治疗疗效欠佳,存在完全消融率低、局部肿瘤进展发生率高等问题。文献报道较大肝癌患者消融治疗的完全消融率为71%-94%,而LTP高达15.9%-25%。我们前期研究证实超声融合成像技术能够用于术
本文探讨了灵芪胶囊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抑瘤作用机理。文章采用体内实验法,于无菌条件下抽取传代7天、生长良好的H22荷瘤小鼠腹水,无菌生理盐水1:3稀释(约含瘤细胞2×106/ml),按0.2ml/只接种于消毒后的小鼠右前肢腋部皮下,制成肿瘤模型,经口灌胃灵芪胶囊11天后,取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并计算免疫器官指数;采用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各组肿瘤组织细胞病理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